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卫风 氓》的悲剧色彩(2)

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氓》中女主人公亦如张爱玲、苏青两位作家笔下“绣在屏风上的鸟”“关在笼子里的鸟”的被弃妇女一样,深受女性生来为男性附庸的原罪意识所侵蚀,把男人看成是她的整个世界,一心只是为了这个男人付出。“乘彼堍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子的喜怒哀乐全寄在男子的身上,男人就是她的一切,为他哭,为他笑,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她的心,似乎就是为了这个男人才活着,所以才不顾一切,为这个男人付出所有:“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全心全意而付出换来的却是一纸休书,真是“苦矣”!

  4.今天的社会,办理离婚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古时休妻也会以“七出”为由,并且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离婚都会涉及到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应该就是孩子。《氓》中提及女子被弃从女方来看是“桑之落矣”,即年长色衰,而男子“二三其德”,却未谈及二人离婚后的纠纷,且对于女子来说,被弃最放心不下的肯定是子女,但诗中没有体恤子女的表达,二在那个历史时代,婚姻的主要任务就是传宗接代,没有生育能力就会成为妻子被丈夫抛弃的首要因素,且在那个封建宗族家长制的社会中,男子掌握着婚姻的主动权,女子对于负心的丈夫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什么外遇,年中色衰都只是在“无子”这一原因的外在表现罢了。

  其次,女主人公的命运也是性格的悲剧。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虽一方面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顺从,也表现了她性格中的善良、贤良淑德,但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其性格中的懦弱、认命。正是这种懦弱才让她甘心成为男人的附庸,完全丧失了自我,也正是这种懦弱,才带来了她的悲剧命运。男人娶妻求淑女,然自古有言“妻不如妾”,为何?妾一般不会把丈夫当成天,有了刁蛮与任性:“妾不如偷”,为何?“偷”的才刺激;“偷不如偷不着”,为何?偷不着的才神秘,神秘才够吊胃口。温顺的女子对男人来讲没有挑战,而只会在墙角默默哭泣的女人也不会让男人为他的所作所为愧疚。  2.女主人公不够自信,在她被弃之时似乎找到了自己被弃的原因――年长色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己已经年长色衰。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说“自信的人最美”,《氓》中的女主人公在被弃以后没有刘兰芝的精心梳洗,没有《谷风》中对未来生活的筹划与自信,而只是在老矣的感伤中默默哭泣。这或许是源自于她无一技之长,而只能凭勤劳换来生活所需。

  结合女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性格,我们了解了她的悲剧既是社会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也正是这些原因的结合,所以她不能像有着神奇强大力量的美狄亚那样报复丈夫,也不能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追寻自己想要的爱情,更不会像白流苏那样为短暂的享受而出卖自己,她只能在一种孤立无助的处境中默默地流泪。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ing/2626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