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经:行苇》译文及赏析(2)

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译文:

  芦苇丛生长一块,别让牛羊把它踩。

  芦苇初茂长成形,叶儿润泽有光彩。

  同胞兄弟最亲密,不要疏远要友爱。

  铺设竹席来请客,端上茶几面前摆。

  铺席开宴上菜肴,轮流上桌一道道。

  主宾酬酢共畅饮,洗杯捧盏兴致高。

  送上肉酱请客尝,烧肉烤肉滋味好。

  牛胃牛舌也煮食,唱歌击鼓人欢笑。

  雕弓拽满势坚劲,四支利箭合标准;

  发箭一射中靶心,较量射技座次分。

  雕弓张开弦紧绷,利箭四支手持定。

  四箭竖立靶子上,排列客位不慢轻。

  宴会主人是曾孙,供应美酒味香醇。

  斟满大杯来献上,祷祝高寿贺老人。

  龙钟体态行蹒跚,扶他帮他侍者仁。

  长命吉祥是人瑞,请神赐送大福分。

  赏析:

  《毛诗序》云:“《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此为汉古文经学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刘向《列女传-晋弓工妻》“君闻昔者公刘之行,羊牛践葭苇,恻然为民痛之,恩及草木,仁着于天下”,王符《潜夫论-德化》“公刘厚德,恩及草木、牛羊六畜,仁不忍践履生草,则又况于民萌而有不化者乎”、《边议》“公刘仁德,广被行苇,况含血之人,己同类乎”,班彪《北征赋》“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赵晔《吴越春秋》“公刘慈仁,行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葭苇”,说明汉鲁诗见刘、王书、、齐诗见班赋、、韩说见赵书、三家今文经学之说以此为专写公刘仁德之诗。但汉经今文之说也常有附会处,未必可从。胡承珙《毛诗后笺》云:“案此诗章首即言亲戚兄弟,自是王与族燕之礼,与凡燕群臣国宾者不同。然所言献酢之仪,肴馔之物,音乐之事,皆与《仪礼-燕礼》有合。则其因燕宴、而射,亦如《燕礼》所云,若射则大射正为司射,是也。至末言以祈黄耇,则义如《文王世子》所谓公与父兄齿者,此其与凡燕有别者也。然则此诗只是族燕一事,而射与养老连类及之。《序》以睦族为内,养老为外,盖由养九族之老而推广言之,以见周家忠厚之至耳。”辨析颇有理,兹从胡说,以此诗为周王室与族人饮宴之作。

  全诗分章,各家之说不同。毛诗分七章,第一、二章每章六句,第三至第七章每章四句;郑玄笺分八章,每章四句;朱熹《诗集传》分四章,每章八句,并说:“毛首章以四句兴二句,不成文理,二章又不协韵;郑首章有起兴而无所兴。皆误。”兹从朱说。

  第一章先从路旁芦苇起兴。芦苇初放新芽,柔嫩润泽,使人不忍心听任牛羊去践踏它。仁者之心,施及草木,那么兄弟骨肉之间的相亲相爱,更是天经地义的了。这就使得这首描写家族宴会的诗,一开始就洋溢着融洽欢乐的气氛。

  第二章正面描写宴会。先写摆筵、设席、授几,侍者忙忙碌碌,场面极其盛大。次写主人献酒,客人回敬,洗杯捧盏,极尽殷勤。再写菜肴丰盛,美味无比。“醓”、“醢”、“脾”、“臄”云云,可考见古代食物的品种搭配,“燔”、“炙”云云,也可见早期烹调方法的特征。最后写唱歌击鼓,气氛热烈。

  第三章写比射,为宴会上一项重要活动。和第二章的多方铺排、节奏舒缓不同,这一章对比射过程作了两次描画,节奏显得明快。两次描画都是先写开弓,次写搭箭,再写一发中的,但所用词句有所变化。场面描画之后写主人“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表明主人对胜利者固然优礼有加,对失利者也毫不怠慢,这就使得与会者心情都很舒畅。

  第四章仍是写宴会,重在表明对长者的尊敬之意。先写主人满斟美酒,以敬长者,再写主人祝福长者长命百岁,中间插以长者老态龙钟、侍者小心搀扶的描画,显得灵动而不板滞。方玉润《诗经原始》评道:“老者不射,酌大斗饮之,座中乃不寂寞。”

  此篇写宴会、比射,既有大的场面描画,又有小的细节点染,转换自然,层次清晰。修辞手法丰富多彩,有叠字,如形容苇叶之润泽,则用“泥泥”,形容兄弟之亲热,则用“戚戚”,贴切生动;有排比,如“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显得极有气势。这些对于增强诗的艺术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ing/3566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