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蜀道难》优秀教案(3)

蜀道难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3、①在教师串讲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②在总体把握文章的过程中,以把握文章结构为线索,鉴赏本诗。

  (1)、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udaonan/2650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