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古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两篇(2)

水调歌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内容说出其描绘的画面。可以在忠实原文意境及情感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内容。

  2.在解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能提取出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3.联系自身的实际,说说这首词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在解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能提取出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五、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及其他作品的风格等信息。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插入作者及背景介绍。

  1.导入

  月亮的圆缺变化给古代的文人墨客带来无限遐思,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吟咏千年的绝唱。现在就来一同回忆下我们学过关于月的诗句。(师生共同回顾诗句)在这些描写月的诗句中,清朝的词评家胡仔曾这样说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这首词就好像是一朵世间少有的奇葩,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从“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呢?我们现在就来欣赏。

  2.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来简要地介绍苏轼及其创作风格。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对此词创作前夕苏轼的人生经历及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情的介绍。

  (二)课文品读

  在音乐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范课课文,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反复诵读,疏通文章大意,初步感受作者眼中的悲欢离合,对月圆人不全,此事古难全的真正剖析。

  1.诵读节拍的划分。

  [探究]明月/几有时,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上阙与下阙各描绘了哪些画面?

  3.在上述画面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探究]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4.意境是情与景整合的结晶,诗歌以优美的意境感染读者。“言尽而意无穷”是诗词语言的特点。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并说说是通过哪些句子来体现的?

  [探究]本词的这种情境给人凄凉的感受,苏轼的苦闷之情郁于中,发于外。意境是愁苦的。这首词寄予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对仕途坎坷的忧思。诗人对无情的月亮寄予了浓厚的感情。

  5.找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关键词,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探究]恨、难、但愿。恨:深深的遗憾。恨:深深的遗憾。恨月亮总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因与亲人别离而恨,也因被贬而恨。难:自我安慰。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需伤感。但愿:只希望。充满期待和祝愿。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6.作者在团圆的中秋之夜,把酒问青天,由月亮而思念亲人,又想到自己的前途,分析作者心理变化过程。

  [探究]“明月”两句写端着酒杯问青天,由月亮而思念亲人,又想到自己的前途,因而伤怀。实际上“天上宫阙”暗喻朝廷。“我欲”三句表示总想回到朝廷去,但又心有余悸,害怕自己的政治见解与朝廷相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写自我解脱,最后推广到天下人。结合上下阙,作者的心境经历了4个变化,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7.你认为哪句话表达得最精妙,妙在哪里?

  [探究]此词的经典之句何其多,每句几乎都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真实感受,无需多讲,让学生自己体会是理解此词的最好方法。

  8.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习了这首词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艺术手法

  1.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探究]联想、想象

  2、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探究]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四)知识拓展

  比较李白的《把酒问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云:“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月和人有着遥远的距离。在古人眼里,那是一个永远也不能到达的彼岸。但李白竟然能够坦然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驰骋想象,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节操。同时,也明显地感到了李白的孤独。在苏轼眼中月亮是最纯洁的,不可以玷污的,他赋予了月亮最真挚的情感以表达挂念之情,月亮沾染了人生哲理,一生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都通过月亮表达出来了,融化在明月之中。(提示:尽量搜集多的诗句,从诗句中自己归纳总结。同时可以参考各类文献,尤其是诗词鉴赏类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uidiaogetou/1753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