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苏轼的周记10篇(3)

苏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苏轼的周记7

  你是文坛上的东坡居士,写下了着名的赤壁两赋一词,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留下了你许多不朽的诗篇。

  你虽多次被贬,却不乏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从你身上,我学会了坚韧和不拔;从你身上,我学会了乐观和豁达;从你身上,我学会了理想的艰辛。你是我的榜样,你是中国亿万人的榜样,你的精神,你的人格,流传至今。因为有你,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有你,我们的文学源远流长。

  你的多情造就了你的豪放,你的豪放造就了你的豁达,你的豁达造就了你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你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你从来没有想过,你让很多人受过伤。你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你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你的才气,当然要恨你,但是你落难时你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挫,歪歪倒无所谓,却成了中国书法的极品。

  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你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岛,你这个一天都离不开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同的一族中了却残生。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你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你用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会和独特的发现。你用孩子般的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俗,不合时宜。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你不断的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关于苏轼的周记8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有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成为大宋文化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旷世奇才——苏轼。他的天才,他的灵动,他的超逸,他的多情,他的别致,浑身散发着诗香。大起大落,沉浮莫测的人生,曲折多难的儿女情长。走近苏轼,揭开他心灵深处的神秘面纱,去感受他的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的跌宕起伏,狂风暴雨,他一笑泯千仇,淡然漠视,在烟雨迷蒙的人生中探求新的道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坦然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遭贬谪又蒙受冤屈,处境险恶,生活困顿,但他临危不惧,永远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不断打击着他支离破碎的人生,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慌失措,而用平常心去面对,去承受。他带着乐观旷达,走进自然,走近山水,消除一切挫折、不幸。登临山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壮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苦闷和彷徨的同时,他为泛舟赤壁静谧美好的景色所陶醉,对归隐江河以寄余生的向往。他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大自然,使精神得以获得超然,获得自由。

关于苏轼的周记9

  赤壁,只属于苏轼。

  你的豪放早就了你的豁达,你的豁达早就了你的性情,而赤壁,球早就了一位伟人,一代文豪,当你与赤壁完全磨合的时候,赤壁,就只属于你——苏轼。

  掸一身素衣,架一叶扁舟,仕途坎坷的你,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生性豪放的你注定不会与世俗磨合,你的心很彷徨,不知那里才能容的下你。赤壁接受着你听着你的诉苦,你的不甘,你的怀才不遇,渐渐的,赤壁已经融进你的身体。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你,举酒属客,想纵情于山水,忘却世之多忧,却没想到:举杯销愁愁更愁”,也是赤壁,把你像孩子一样放在熊丽,任你哭闹,玩耍。

  你的不甘,你的愤恨,全部都被赤壁的温暖所融化。

  你静静地思考,时间仿佛都静止了,真的苏轼,成熟的苏轼,终于都明白了什么。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儿莫取。”赤壁,好像也露出了微笑。

  不知道是注定还是巧合,你仕途坎坷,以不知道巧合与否,你,到了赤壁。是赤壁早就了一代文豪,还是天之骄子造就了赤壁。现在。以全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苏轼已经回来,历史也已经证明。

  辗转千年,我来到赤壁,看着你所感受的赤壁,心有所想:你与赤壁已经真正完全融合了,苏轼,这是属于你的赤壁。

关于苏轼的周记10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多少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无不为这儿的美丽景色所陶醉,谱写了一首首千古绝唱。苏轼,也是其中之一。他的那首《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更是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好似也经历了那场来去匆匆的狂风暴雨。

  苏轼35岁的那年夏天,他因工作调动来到了他的第二故乡-杭州。登上西湖旁的那座可以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的望湖楼,倒满美酒,一边欣赏优美的景色,一边轻啜美酒。正悠然自得,陶醉其中。忽然感觉空气变得沉闷,抬头远眺,只见对面的天空像被谁打翻了一瓶墨汁,倾刻间,乌云翻滚起来。远处的山依稀可辨,当乌云还未完全遮盖住山时,豆大的雨点就纷纷下落,到处乱蹦,犹如白珍珠般的跳进船里,水面上溅起朵朵水花。此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袭来,瞬间天清云散。

  诗人再次俯视西湖,西湖明亮透澈,水天一色,如天空般辽阔。雨景很平常,但它在苏轼的笔下,就写成了一首绘炙人口的诗。从这首诗中,你不难体会到苏轼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所以,时隔十五年,苏轼已日五十多的老人了,华发已生,重游西湖,又恰巧碰上了一场大雨,在那一刻,往日诗中的意境一一重现,于是特意提笔,写下“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而今,时隔百年。当人们漫步西湖,当雨点洒落湖中,你可曾想起伟大的苏轼,可曾想起那跳跃在诗人心上的白珍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ushi/15118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