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方案自苏轼(2)

苏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 听朗读录音,读全词,正音正字,朗读。

  不胜 绮 婵娟

 四、 学生看书下注释,讨论全词大意。

  五、 学生就全词大意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1、 词前小序,这里介绍了写作的时间、状态及缘由。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兄弟二人己七年不曾相见,“兼”字暗示出思念子由并不是写作的主要原因。

  2、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能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六、 挖掘全词内在的思想感情。

  1、提问:你从本词中能否看出作者矛盾的心理?请用原句回答并结合作者的一生经历解释一下是什么样的矛盾?最后这矛盾心情化解了吗?请用原句回答并解释一下是怎么化解的?这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精神?

  学生可讨论后回答。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学生画出)写作者想超脱尘世,又怕“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学生画出)词人很快领悟到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这些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2、师生总结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3、师生总结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4、师生总结中心思想: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于人世间,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 观的情致。七、 学生画出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表达对离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朗读全词。

  八、 听古人诵读、听流行歌,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九、 布置作业

  1、 背诵。

  2、 背书下注释。

  十、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北宋词人)

  问题:

  1、你从本词中能否看出作者矛盾的心理?请用原句回答并结合作者的一生经历解释一下是什么样的矛盾?

  2、最后这矛盾心情化解了吗?用原句回答并解释一下是怎么化解的?

  3、这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精神?

  生字:不胜寒 绮户 婵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ushi/2175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