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轼创作的故事(3)

苏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词的诗化和散文化是苏轼的大胆尝试。词的诗化,并不是取消词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体制和格律,而是意味着词的题材的扩大,作家个性更鲜明的呈现,语言的革新。和这相联系,他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立的豪放派。这给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但是苏轼的诗本来就有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他在以诗为词时,也把这些东西带进词的领域,这就是词的散文化和议论化。这方面的尝试,一般说来是不成功的,也是不大容易成功的。他也在词中开了用典与和韵的风气,还喜欢把别人的或自己的整首诗原原本本地隐括入词,更是不足道了。苏轼在文字技巧上的这些尝试,有的促使艺术发展,有的却往往作茧自缚。然而,这在词中还没有成为严重的倾向。他对词的贡献比在诗的方面是更为出色的。

  词在五代和北宋初年,题材很狭窄,大抵不脱伤离别、男女恋情之类。其间范仲淹、柳永等人作了一些开拓,稍有进展。苏轼的三百首词大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山川景物、纪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感旧怀古等都大量写进词里。词从樽前花间走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有名的〔水调歌头〕(时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最能代表这种革新成果的有: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ushi/2476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