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6)

桃花源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3

  桃花源记

  1.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2.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阅读题目:

  7.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 选贤与( )能

  (2)货恶( )其弃于地也

  (3) 故(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5)屋舍俨然 ( )

  (6)悉如外人(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2分)

  10.[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阅读答案

  7.(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5)整齐的样子(6)全、都

  8.(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2)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并自得其乐。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10. 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分,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桑竹之属( )

  (2)具答之( )

  (3)乃不知有汉( )

  (4)处处志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结构上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类(2)详细(3)竟然(4)作标记

  2.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3.渔人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从秦至晋这段历史上发生的事。

  4.示例:表明这里与世隔绝,反衬外面世界的动荡与黑暗,表现中心主旨;在结构上总结下文,又照应前文避秦时乱。

  5.示例:沿途所见,洞中所见,村人的招待等。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5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参考答案:

  1、①交错相通

  ②“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

  2、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3、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

  4、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集合15篇】相关文章:

1.《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2.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3.桃花源记 陶渊明阅读答案

4.桃花源记原文阅读答案

5.《桃花源记》的阅读答案

6.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

7.《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

8.桃花源记的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huayuanji/44078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