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桃花源记》里“落英”的解释(2)

桃花源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又:常恐霜雪至,零落同草莽。

  《酬刘柴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杂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又: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有风吹君帽堕落。

  以上7例,落字作坠落、陨落解释,灼然无疑。准此,《桃花源记》中的落字也不可能忽然变为始的意义。而这正是王力先生所说: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词的意义是被社会制约着的。我们不能离开语言的社会性和时代特征,对词义进行随意的解释。训诂中固然不能以今律古,同样也不能以古律今。

  我们再从版本学的角度来看。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句,芳草二字,亦有版本作芳华的,如曾集刻本,鲁铨刻苏写大字本,旧题陶潜撰《搜神后记》引《桃花源记》,都写作芳华;孰是孰非,姑且不论。而且,今天所传的《陶渊明集》为北魏阳休编集的,阳氏自谓他之前陶集传本已经有三种至多,互有异同。从这里传达出一个信息,《桃花源记》有可能只写花而不及草的。如我们采用另一版本的《桃花源记》正文,则可以推断,陶渊明用芳华鲜美表现树上的花朵,落英缤纷描绘落地的花瓣。由此龙文认为落英缤纷从美感上说落花有衰败感,有悖《桃花源记》文本展现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景色异常的美景,如把落英缤纷理解为落花狼藉满地,大煞风景的论题,不攻自破。

  再则,从美学的眼光来看,为什么落英缤纷──即落花满地,就一定是一派衰败零落景象呢?从文学欣赏和美学的角度看,对落英缤纷四字随意地进行解释,这种方法不够科学。宋人欧阳修《采桑子》词云: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胡云翼注云:狼藉残红──落花散乱,这句承接前句,有欣赏落英缤纷的意思。可见落英缤纷未必就不美,未必就大煞风景。从我国古代诗文还可以引用更多的以落花(尤其是凋落的桃花)来表现春光明媚热烈繁盛景象的诗词曲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桃花源记》描写的落英缤纷的景象:春日日暖风和,桃花边开边落,树上红花缀满枝头,空中粉红花瓣纷飞飘落,地上落红片片,桃花溪水中湿红点点,再有鲜美的绿草想映衬,这是何等的赏心悦目!这就是陶渊明眼中的桃花林。反过来说,假如桃花刚刚绽放,如乳头般隐约缀在枝头,也许就不一定会有缤纷的感受。由此可见,不从语言事实出发,单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进行主观臆测,所得结论往往不可靠。  最后,回到训诂学上来。一个字或词在文本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是什么,这是训诂学的任务,本来不应该牵涉到文学和美学上去。落英缤纷中的落字应训作什么只是个训诂问题,而与落英缤纷是否美丽没有关系。龙文用不是训诂学的东西来求证训诂学上的问题,如果不是出于无知,至少也有悖科学精神。对《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之落

  字,绝不宜训为始,落英缤纷也绝不能解释作初开的花繁盛错杂,还是释作凋落的花瓣满地为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huayuanji/5118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