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家的千年门风:一代"田园诗鼻祖"是这样炼成的(2)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陶侃:东晋时期名将

  在陶母的悉心教诲下,陶侃知识和品性方面皆进步很大,后学有所成,出仕为官。他从县吏做起,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陶侃从军三十余年,多次平定战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喜文辞,行文如流”,名篇有《逊位表》、《祖国赋》,著有文集二卷行世。

  关于他的故事也很多,十分有趣又耐人寻味。

  陶侃运甓:闲来无事每天把100块砖搬进搬出。陶侃在广州为官的时候,常常一大早将一百块大砖搬到书房的外边,下午又把它们搬回书房。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干,他说:“我正要致力于恢复中原,如果太优逸闲适了,恐怕难当大任。”他就是这样劳其筋骨以励其志,时刻保持勤勉之心不懈怠。

  陶侃也常常告诫部下要珍惜时间。他曾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世,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说的是,像大禹这样的圣人都珍惜每一寸光阴,我们凡夫俗子更当珍惜每一分光阴,不可以放逸优游,醉生梦死!如果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对社会没有用处,死后也默默无闻,不能青史留名,那就是自暴自弃,枉过一生。

  陶侃出身贫寒,自幼饱尝生活的艰辛,所以特别重视劳动,格外珍惜劳动成果。有一次,他外出时,看见一人手持一束未成熟的稻穗。便问:“用此何为?”那人答:“行道所见,聊取之耳!”走在路上看见它,随手玩玩罢了。他听了大怒,说:“汝既不田,而戏践人稻。”你自己不耕种土地,为什么还要随便糟蹋别人的庄稼!陶侃就让下属把他捉拿住,进行了严肃的教育惩罚。这就是“陶侃惜谷”的典故。由于陶侃重视农耕,珍惜粮食,在他的管辖地,百姓都勤于务农,家给人足。

  陶侃还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做事细致有远见,史料评价其“综理微密”。

  陶侃负责造船的时候,命令部下把木屑、砍下来的碎竹等,不要丢弃,都收集起来好好地登记后储放。别人不明白什么意思,觉得多此一举。

  后来,一次新年聚会,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开始融化,地面湿滑,陶侃就用这些木屑铺在地面上,防止行人打滑。再后来,朝廷命令造船扩充水军,要求在短期内完成,但是造船需用的钉子,一时无法找到,陶侃便命令削那些竹头做成钉子。等到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对陶侃思虑之周全佩服不已。

  陶母、陶侃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成就了一个著名的家族——浔阳陶氏,影响了很多陶氏后裔,也造就了许多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陶侃的曾孙陶渊明。  3陶渊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既写《归园田居》也写教子家书

  “神州田园起诗风,陶潜始开隐逸宗。植菊东篱南山去,桃花源里醉意浓。”说起陶渊明,大家都很熟悉。他被称为“田园诗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词、辞赋如《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很多都千古传诵,妇孺皆知,他的诗风飘逸悠然、清新洒脱,所描写的怡然自得,祥和惬意的生活令人神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2977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