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 那支篱边摇曳的菊(4)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陶渊明此时正在家躬耕自资,五柳树下望风云突变,庆幸之余对桓玄称帝不屑置喙。“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很有点世外桃源里生活的味道。

  元兴三年(404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手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西走。陶渊明很是振奋,毅然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这一惊险之举,让我们分明看到陶渊明血脉里英雄气息的波澜,那个闲人逸士的影子一点都不见了。

  陶渊明深为刘裕的壮举欢呼雷动,也似乎看到刘裕复兴东晋的希望。刘裕执掌政权后的政治行为会对陶渊明的下半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刘裕权柄在握后,确有不凡之举。东晋王朝此时已“百司废弛”、积重难返。但是,经过铁腕刘裕的“以身范物”,严厉整饬,很快形成了“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的可喜局面。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乃祖陶侃雷厉风行的特点,陶渊明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陶渊明很快窥见刘裕的政治野心,颇感失望——对刘裕的失望,对现实的失望,对政治的失望。

  刘裕为了培植亲信,剪除异己,竟然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更令人愤慨的是,他把众人“皆曰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的重要职位。这些黑暗现象,让陶渊明认为自己有必要急速抽身而返。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025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