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五柳先生传》翻译及赏析(4)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4.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   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

  重点虚词

  1 以 因以为号焉 "用",助词   2 因 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 是

  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   缺少主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5、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   颇 p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246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