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9)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何澄的《陶潜归庄图卷》,纸本墨笔,纵41公分,横732.8公分。卷尾有“太中大夫何秘监笔”款。图后有张仲寿书《归去来辞》全文。拖尾有姚燧、赵孟頫等人的题跋。鉴藏印记有“畴斋”(张仲寿)、高士奇图书等,经张仲寿、高士奇、毕沅等人收藏,后入清内府。清亡,溥仪携出,藏于伪满皇宫。1945年日本投降,流散于民间,后归吉林省博物馆。(37)此图以互相连接的若干画面表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大意,在不同的背景下陶渊明的形象反复出现。包括乘船归来、稚子候门、亲戚情话、东皋舒啸、植杖耘耔等等细节。可注意者,画中房屋都是北方的砖瓦结构,这与何澄是燕人有关。房屋宽敞,斗拱结构,舟车鞍马也都比较讲究,而且童仆侍从较多,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所表现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距离。但整幅图所寄托的情趣,仍然是与陶渊明相一致的,特别是陶渊明的造型,处处透露出高士的风貌。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能以工细的笔法描画陶渊明的形象,实在是寄托了他对陶渊明的爱慕之情。赵孟頫跋曰:“图画总管燕人何澄,年九十作此卷。人物树石,一一皆趣。京师甚爱重其迹,又得承旨张公书渊明《归去来》于后,遂成二绝。延佑乙卯九月七日吴兴赵孟頫书。”(38)揭傒斯跋曰:“右渊明《归去来图及辞》一卷,乃何昭文画,张承旨书。何昭文画,在当时即为人所爱重,至今京师之人犹然。张承旨书,自谓当与赵吴兴雁行。然当时求之中贵之中,已莫能及。以赵吴兴书画皆当为天下第一,二绝之评,足为此书此画之重。……至元二年岁丙子九月廿七日夜揭傒斯跋。”(39)可见此图在当时受人重视的情况。

  何澄的《陶潜归庄图卷》与上述钱选的《归去来图》相比,构图并不相同,但是其中陶渊明的形象颇有相似之处。就陶渊明的造型而言,究竟是何澄受了钱选的影响,还是这两幅画有一个共同的来源,或者两人心目中的陶渊明形象竟然如此相似,是很有兴趣的问题。上引明王世懋《王奉常集》说钱选所绘陶渊明图有公麟笔意,或许他曾见过公麟真迹。钱选的这幅《柴桑翁像》中曳杖而行的陶渊明形象,以及随行的童子,与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题为李公麟的《归去来辞图》如出一辙。清卞永誉《书画彚考》就说过,钱选所绘人物师从李公麟(40),然则李公麟所绘陶渊明像可以认为是钱选、何澄之所本。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藏有《归去来辞图卷》,绢本水墨淡设色。此图分十个片段,大致概括了《归去来兮辞》的内容。可注意者,图中的陶渊明体瘦,与其他各图不同;据《归去来兮辞》,渊明归来乃是乘舟,而图中所绘竟是骑马,与其他各图亦不同。图中房屋都是北方的样式和结构,与何澄《陶潜归庄图卷》相似。关于此图的风格笔法,傅熹年《访美所见中国古代名画札记》(下)论述精辟,关于其时代,据图中房屋样式结构详加考证,云“此图可定为金末或蒙古与南宋对峙时期的作品”。(41)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325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