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仕途失意的陶渊明(2)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脱下官服,如释重负,一路“载欣载奔”回家去,几乎载歌载舞!他,确立了人性的价值。而那些为官者,虽然得好处,锦衣玉食豪车伺候,却也付出沉重代价:失掉随意的快乐,失去做人尊严的愉悦。我们从陶渊明的为人处世,终于可以发现官方很尴尬的那个定律——要在官场混得好,得有奴才思想;有不把自己当人的准备!

  仕途不得意者,或郁郁不欢,或心地坦荡。陶老先生是后者。中国很多知识分子由于死了做官的念头,反而静下来读书了,读出自己的心得,艺术品味渐渐上升,原来心里的那份忠君报国的妄想,化作了对生活对友情对自然对艺术的亲近。社会洪波里的普通人,偏偏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为了获得什么物质与什么位子,而降低自己的人格。那些以尊严的代价,去换取一职半官,说到底,可怜呀,令人发笑。所有大权在握的高位者,如果知道有那么一些精神贵族,竟然不对权力低下高贵的头颅,一定会感到无奈之无奈!

  陶渊明回到故里(上京里,柴桑城),躬耕田地,喝酒写诗;人缘好,行为异常,天命之年名播四方,成为名人。他常头戴葛巾帽,腰间有个酒葫芦,打赤脚进城,小孩们喜欢围观他。当时有些小隐士,只是“伪粉丝”而已,他们也戴葛巾帽,也挂酒葫芦,想学习老陶;可是他们心里却装着朝廷官府,企图借着陶老先生的魅力,有朝一日,完成“从隐士到官员”的万里长征。陶渊明一笑置之,他们有权仿效自己,但是貌似神不似,官府上钩不上钩,也是他们的各自的造化,他并不道破。其实陶渊明自己不炼丹,不辟谷,不学长寿术,反对当神仙,陶渊明从来不是隐士。(后人称老陶是隐士,也是后人自己的事,反正陶先生的文章诗句里,从来没说过他自己是个隐士。)  一个人对官场的格格不入的真性情的人,可爱的伟大的陶老先生,高山也,万世仰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507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