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教《滕王阁序》试讲稿(3)

滕王阁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写:设置话题用名句

  阐发是一种理解,运用也是一种理解;为既定的语段选择恰当的文句是一种理解,把学过的文句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借别人的词句来说话,更是一种理解。为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名句、用名句,我在诵读、测检这两个教学环节之后,紧接着安排写话练习:自己设置话题,用刚读过的文句写话,然后当堂朗读。课堂上,谁也不甘示弱,人人都想尽力表现自己,一展才华。这样,往往佳句迭出,精彩纷呈。

下面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展读的部分作业:

  1、去年4月,沪苏浙皖语文圆桌会议在我校举行,500余人出席,虽不敢说“宾主尽东南之美”,但与会者大多是三省一市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佼佼者。

  2、校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说:“今天,是我们张家港高级中学的盛大节日,出席这次圆桌会议的,有政府官员,有专家学者,有教学第一线的精英人物,真可谓‘盛友如云’,‘高朋满座’。”

  3、老校长讲话,不徐不疾,如歌如诵,或引经据典,或诗意阐发,大有“腾蛟起凤”之势,听者无不赞叹。

  4、远望群山,“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如水墨画垂天而挂;近看店铺,大门洞开,鳞次栉比,恰似一排排窑洞。

  5、我乃农家子弟,不是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对于曹雪芹笔下的生活,不甚了了。

  6、自古文人多伤感,“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苏轼在感叹生命的渺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是王勃在抒写人生的无奈。看来,只有像庄周那样,“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方能摆脱无奈和痛苦。

  7、谁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我们宏志班的同学虽然来自全省各地,但却很快亲如兄弟,融为一体。

  9、我等正值少年,“等终军之弱冠”,当效其请缨报国;十八九岁的男儿,不“慕宗悫之长风”,却学纨绔之逍遥,那是在糟蹋自己的青春啊!

  10、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本科毕业生,并非“谢家之宝树”,能找到这样一个职业已经不错了,有什么理由挑肥拣瘦呢?

  11、某公虽有才华,却无人常识,只能“抚凌云而自惜”了。

  12、有人指责某甲说:“初次相逢便倾吐心曲,不怕别人耻笑?”某甲反驳道:“‘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在知音面前是不该有所顾忌的。”

  13、某生引用《滕王阁序》上的词语对他的值日生同伴说:“门窗黑板,我已擦拭如新;地面卫生,则‘是所望于群公’了。”

  14、下午作文比赛,同学们“请洒潘江,各倾陆海”,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吧!

  自己设置话题,用课文上的名句写话,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缩短了课本和现实的距离,把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以名句的诵读来带动写作,以写作来扩大诵读的效果,既有益于课文的学习,又有益于开启学生的心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engwanggexu/1479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