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滕王阁序成语总结(2)

滕王阁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滕王阁序》中的文化常识

  1.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龙光射牛斗之墟、扪参历井仰胁息)

  【释义】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应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作某地在某星的分野。(分野,指与星次相对应的地域。又作分界、界限等的代称,或喻指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分歧。)

  【补充】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ku)、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台隍枕夷夏之交(南昌城处在瓯越与中原接壤的地方) 【台隍】城台和城池,这里指南昌城。

  【夷】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夏】古代汉族自称夏,这里指中原地区。

  3.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恰好赶上十日休假的日子,才华出众的友人像云一样聚集)

  【释义】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作“旬休”(十天为一旬)或“休沐”(因为官员

  休息那天要沐浴更衣)

  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

  【学士】原指读书人或学者,这里指掌管文学撰述的官,现指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学位。

  5.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家父做交趾县【交趾注曰"足相向",就是盘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

  【宰】“宰”在古代是官吏的统称,见于《周礼》。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宰相联称,始见

  于《韩非子显学》,是指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相当于丞相。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当时正是深秋九月)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

  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此处用法为后者。(古代兄弟姊妹间排

  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

  7.四美具,二难并

  【释义】一说“四美”:音乐、美食、妙文、良言,“二难”: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说:“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指贤主、嘉宾。

  8.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释义】“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北辰,北极星(《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此处暗指国君。

  9.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释义】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此“帝”亦指天帝。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我叫天门守卫把门打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诗人在想象中上下求索,来到天界,他去叩帝阍,然而帝阍却拒绝为他通报,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表明诗人重新获得楚王信任的道路被彻底阻塞。前人常用“叫帝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于圣听之意。“帝阍”在王勃文中实际上是指称国君或朝廷,就像借“陛下”称天子一样。 “怀帝阍而不见”即 “怀念朝廷却不得召见”。宣室:西汉未央宫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这句是说,自己怀念朝廷,可是什么时候才能侍奉国君呢?

  10.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簪笏】冠簪和手板,比喻官员或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簮;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柳宗元《溪居》“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簪组”,古代

  官吏的饰物。簪,冠上的装饰。组,系印的绶带。此以簪组指做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engwanggexu/2486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