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勃的诗风怎么样(5)

王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州。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哭,还望独潸然。

  薛华是唐开国重臣薛收之孙,从《序》中看,第一首诗当作于锦州,两位少年才子漂泊他乡,其感触自不待言。作者用“穷途”“遑遑”“悲凉”“凄断”“同漂泊”“共辛苦”“梦中人”营造苍凉的氛围,表达浓郁的心情。第二首前半部分用风物涂抹出浓黑苍凉的夜色,后半部分直抒胸臆,表达沉郁的别情。与前期长安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已经完全没有激昂慷慨,意气风发的豪情壮志,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变成“穷途唯有哭,还望独潸然”。

  还有一些别离诗,如《寒夜思友三首》之一:“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月夜调鸣琴,相思此何极。”;《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二:“乱烟笼碧彻,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如此寒。”《别人四首》其四:“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客子长畏人,何为久留滞。”都显现出苍凉冷落,凄苦沉郁。不仅别离诗中,即使是其他题材的诗中,也多充盈着这种诗风。如《上已浮江宴韵得遥字》:“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诗中游宴之初,作者尚有兴致,而游宴之中,忽生悲凉。情思所以变化得如此迅速,是因为波涛和潮汐的不平静,引起作者世路艰难的感慨。又如《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前两句以长江滞悲喻旧念之深,后两句则以苍凉的山景着意点染,烘托诗人愁旅思归之情。再如《易阳早发》:“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峯形。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诗中以空冷苍凉的意象幽约地传导出诗人仕途的挫折与旅途艰辛的隐曲的情感意绪。  以上两方面是对王勃前后两个时期诗歌风格初步探讨。对王勃的诗歌风格,论者如云,间或有谈到诗风转变,但仅从“题材进一步丰富,内容进一步充实”“脱离宫廷的狭小范围,走入江山与塞漠的广阔天地”方面入手。本人末学后进,不惮冒昧,提出浅见陋识,望行家不吝指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bo/2321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