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滕王阁序》中的景与情(3)

王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是的,作者在后文中表达情感的部分,完全可以为此作诠释。作者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之句,由写景过渡到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描述。“望长安”“目吴会”委婉地说出心中的渴望,渴望京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地势极”“南溟深”“天柱高”“北辰远”,写出自己的迷惘与郁闷,目标是那么遥不可及。“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谁解我心,助我越过重重关山?漂泊之苦,历尽被弃的坎坷。最后“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接表达报效朝廷而不得的无奈与殷切的期盼。

  无尽的期待,使人备受煎熬。煎熬中,王勃有痛苦的自我排解、自我安慰。他把自己的失意归结于命运,“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继而又追想历史上的贤才名将,不也有怀才不遇的冯唐、李广吗?不也有贾谊、梁鸿吗?甚至推想,他们的不遇、被弃,也未必是时代不清明,君王不贤明,是他们自己不识时务而致的。所以,他充满自信地自我勉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甚至,“酌贪泉”能“觉爽”,“处涸辙”能“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尽管北海遥远,但我会像大鹏一样乘六月海动的大风而抵达;尽管时光已虚度了很多,但我会珍惜眼前、未来。是呀,他要超越空间,追赶时间,坚信会实现自己的目标,会让自己的生命有为。“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空余”“岂效”二词,充分表达了王勃对孟尝、阮籍两位贤才高士的否定。借这种否定,表达他强烈的不甘沉沦寂寞的情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bo/3203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