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对李白《望庐山瀑布》与《题西林壁》的赏析(5)

望庐山瀑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意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庐山天生丽质,风光无限,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描写过它,赞美过它。在吟咏庐山的诗歌中,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都各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然而比较这两首诗,又会发现它们风格韵味不同,取胜之途各异。首先绘景意图不同《望庐山瀑布》是即景抒情,重在一个“情”字。它有声有色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和壮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诗人笔下的庐山气势磅礴,神采飞扬:红日初升,香炉生烟,彩霞紫雾,缭绕天际,瀑布凌空而下,仿佛银河倾泻人间,诗就是这样如仙似幻地再现了庐山之美,也就是这样如醉似狂地抒发了诗人浓烈奔放的情感。它以景启情,又融情入景。《题西林壁》是缘景说理,重在一个“理”字,它不以描写瑰丽的景色取胜,也不以抒发强烈的激情感人,而是意在揭示有关认识事物的规律:世上的事物只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观察分析,才不致于囿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对于事物的多面的正确认识。诗人虽然也绘了景,但以绘景来蕴藉着理趣。横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侧视则是陡峭壁立的奇峰,远望是隐天蔽日,近察则危崖险石,仰观是重峦登嶂,俯瞰则深沟幽壑。在这里,诗人的确将诗的意旨瞄准在用自然风光解悟人世繁琐事务。其次,取景角度的不同,带来心理的思考不一样。李白取其庐山风光之一道出庐山无限优美壮丽,所以心也就抛开尘世纷扰,尽情将志趣投入山水之间,超凡脱俗,喜乐无尽。而苏轼则不然,不停地转换自己的角度,意求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却不料在视角的转换中,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在同一角度,或者同一高度,看到更多更全面,只能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很美,就像圣殿高堂很令人向往,然而你却永远无法洞悉全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lushanpubu/1192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