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维山水诗虚实转换的艺术美学(3)

王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

  因为王维精通书法、画意、乐理,所以他在山水诗的创作中,特别善于在取景、布局与造型上下功夫。在表现手法上,他常常运用动静对比、虚实互幻、情景相生的技巧,使得有限的实景向无限的空间延伸扩展;他还常常把客观景物纳入多维的审美空间加以描摹,并配以光线的渲染、色彩的映衬、音响的烘托,形成了独特的“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例如,《终南山》一诗就很有代表性: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此诗从终南山太乙峰落笔,总览全山,俯瞰千里之远,继而由远及近,由山外进入山中,不久又从山阴到山阳,最后是由山水到樵夫,极尽变化之能事,貌实而虚,形显而幻。诗人通过漫漫云海、蒙蒙青雾,渲染了终南山的幽深莫测;再通过遥望千岩万壑的形态变幻,突出了终南山的广阔。这种扑朔迷离、虚无缥缈的境界,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再如《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浪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远望和遥想的结合中,把三湘九派连成一气;他还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扩展至无限,由实景化入虚景;再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涌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多么空阔幽渺的天地苍山。这种表现空阔幽渺的艺术方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使人们领略到奇妙的时空景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wei/2972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