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评析(3)

王之涣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五、明诗意

  师:一句诗就是一个画面,那么这幅画上有什么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小朋友,仔细看看图,谁来说说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呀?

  生1:黄河。

  (师板画“黄河”)

  生2:一座义一座的山。

  师:是呀,一座又一座的山就称为群山。(板画“群山”)

  师:诗人把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色写成了一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谁来读读?(指名学生读)

  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太阳,你感觉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啊?

  生:傍晚,快要下山的太阳。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太阳已经紧挨着群山了。

  生2:太阳的颜色也不那么鲜亮、夺目了。

  师:真棒!看图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师:图上画的正是傍晚即将要落山的太阳,因而诗句中的“白日”就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生:傍晚即将要下山的太阳。

  (师贴太阳图片)

  师:老师把太阳贴在这个地方(离群山较远),对吗?

  生:不对。

  师:那应该贴在哪里呢?

  生:贴得尽量靠近群山。

  师: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太阳靠近群山?

  生:依。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里的“依”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靠着、紧挨着。

  师:“白日”正紧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直到完全落下去,一点也看不见(拿掉太阳图片)。太阳去哪儿了?

  生:完全落下去了,看不见了。

  师:哪个字告诉你“太阳完全落下去了,看不见了”?

  生:尽。

  师:真棒!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出示:夕阳________,________。)

  生:夕阳紧挨着群山慢慢地往下落,最后完全看不见了。

  师:太阳是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所以“依山尽”要读得慢一点。你能试着把这个画面读出来吗?

  生:白日依山尽。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太阳正靠着群山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诗人看到了落日,还看到了什么呀?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句。

  (生读第二句)

  师:鹳雀楼就坐落在黄河边。你见过黄河吗?你脑海中的黄河是怎样的?

  生1:黄河的水黄黄的。

  生2:黄河是波涛汹涌的。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也给你们看几张黄河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黄河。)

  师:看了这几张图片,你们在脑海中又涌现了哪些词语?

  生1:奔腾不息。

  生2:波涛汹涌。

  师:真棒!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读吧。

  (生读)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是什么样的黄河吗?

  生l:奔腾不息的黄河。

  生2:波涛汹涌的黄河。

  师:黄河一泻千里,那么壮观,气势磅礴!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到哪里呀?

  生: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入大海。

  师:“入海流”就是——

  生:流人海。

  师:那你现在知道“黄河入海流”的意思了吗?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出示:_______的黄河_______。)

  生1: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最终流入大海。)

  生2: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师:奔腾不息、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多么壮观呀!你能把这种壮观的景象读出来吗?

  生1:黄河入海流。

  师:黄河水真是滔滔不绝啊!

  生2:黄河入海流。

  师:这一景象真是壮观呀!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我们跟随诗人王之涣看到了落日,看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现在,你们能试着把诗中描写的景色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正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所看到的景色。(板书:所见)

  师:此时此刻,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他想到了什么呢?(板书:所想)谁来读读后两句?

  2.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名读第三、第四两句)

  师:这里有个生字“欲”,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要记住这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左边是个“谷”,右边是个“欠”。

  师:用熟字加一加也是一个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师:“欲”字左右等宽,左边“谷”的第四笔捺变成点,因为我们人讲究谦让,汉字也讲究避让。(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师:现在,请你再读读上下句,猜猜看,这个“欲”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想要。

  (师课件出示:想要)

  师:诗人王之涣想要干什么?

  生:诗人王之涣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师:你从哪里知道诗人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呢?

  生:千里目。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就是——(生:眼睛,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诗人说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再怎样?(师手势加以引导:再登上一层楼。)

  师:你能给“更”换一个字吗? 生:再。 师:“更上一层楼”就是说什么?

  生:再登上一层楼。

  师:现在你们明白第三、第四两句的意思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用上下面的填空。(出示:想要________)

  生: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师:学到现在,我们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出示卡片“明诗意”,粘贴在“读诗句”下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zhihuan/2171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