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韦应物歌行体诗歌(3)

韦应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四十二首歌行体诗歌中,此类诗歌只有六首,数量比较少,这符合了中唐早期歌行体诗歌的创作风气,即乐府古题及由古乐府衍生的新题歌行体诗歌减少,自拟歌辞性诗题歌行体诗歌增多。中唐早期歌行的发展上承盛唐歌行。盛唐歌行大家辈出,其中李、杜盛极一时。李白的歌行抒发的是个人理想,主要采用乐府古题。如《梁甫吟》,诗人开篇疾呼:“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接下来以两个“君不见”领起“朝歌屠叟”和“高阳酒徒”两个历史故事,表明自己非凡的政治理想。诗人此时仕途虽不顺利:“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但仍然满怀信心:“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当安之。”而经“安史之乱”后,面对社会的残败不堪和朝廷的一蹶不振,中唐士人的人生理想逐渐消失,而转向对社会现象的冷静观察和尖锐批判;诗人们少了李白式的自我理想,多了杜甫式的关注现实。这些变化反映在歌行体创作上即李白自我抒情式的乐府古题歌行减少,杜甫式兴讽歌行增多。

  总的来说,韦应物的乐府古题歌行体诗歌继承了汉乐府的“观风俗,知薄厚”的写作目的,重在民风民情的描写,多运用问答、排比、虚词连接句意等汉魏乐府常用的手法,风格近似汉魏乐府。

  自创诗题歌行体诗歌占韦应物歌行体诗歌的绝大部分。这类歌行体诗歌因事制题,诗题虽然学习古乐府,以三字题为主,但多以诗题概括篇意。由于是因事制题,内容从现实出发,摆脱了古乐府主题的限制,讽刺的对象也随之发生改变,即由普通老百姓转向封建统治者。

  韦应物的新题歌行体诗歌多以“行”“歌”“词”命题。其中三字题有《鼙鼓行》《古剑行》《温泉行》等十七首。三字题是韦应物歌行体诗歌的一大特色,此处十七首再加上述十首,共二十七首。这种取题方式来自汉乐府,如汉乐府《铙歌》十八首中多为三字诗题,且多取自篇首。韦应物的取题方式虽学习了汉乐府,但他并不是取自篇首,而是以题目来概括篇意。如《乌引雏》描写乌鸦引雏鸟练习飞行之事,《鼙鼓行》写听鼙鼓奏乐之事。另外一些非三字题的自拟歌辞性诗题,也基本能够概括篇意。如《金谷园歌》描写石崇金谷园的兴衰过程,《马明生遇神女歌》描写马明生因学仙专一感动神女而成仙之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iyingwu/2323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