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菩萨蛮温庭筠的教学设计(3)

温庭筠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明确:反衬。

  看似平常之笔,实是绝妙的反衬手法。女主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这不仅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几分酸楚和难堪,也点出她追求的是成双成对、愿做鸳鸯不羡仙的理想。

  规律总结:

  衬托的概念

  为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又分为两种形式:

  1.正衬; 2.反衬。

  方法指导:

  如何解答衬托类题目?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映衬,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ntingjun/1743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