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石潭记》教学片段(2)

小石潭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

  生5:第一个空填“啊”,第二个空填“呀”。

  师:你结合原文说一下。

  生5(有感情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啊!水尤清冽呀!

  生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哇!水尤清冽呀!

  生7:我觉得第一个空里也可以填“咦”,以表现意外之情。

  师:变成自己的话说一下。

  生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咦?水怎么这么清凉啊!

  师:其实让作者感到惊喜和意外的不仅仅是水。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用这样的句式还原作者意外的惊喜和感叹?(屏显交流句式)

  从“如鸣珮环”的水声,我已预料到……但出乎我预料的是……

  师:老师先来。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水和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水怎么这么清凉呀!我借用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同学们可以往下接。

  生1: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潭很小。

  师:很小?怎么小?

  生1:可以整块石头为底。

  师:那你再梳理一下。

  生1:从如鸣佩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潭竟然以整块石头为底,这么小。

  生2:我已预料到岸边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岸边的石头千姿百态。

  生3:我已预料到会有树木和藤蔓,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岸边的青树翠蔓遮掩缠绕,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摇动下垂。竟然如此美丽。

  生4:从“如鸣佩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水在拍打着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水拍打的是整块石头。

  师:这真是一份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快乐。最关键的是这份快乐是怎么得来的?

  生5:他是自己发现的。

  生6:他自己创造了这份快乐。

  生7:他偶然遇到的,自己创造的,亲自“伐竹取道”探索体验到的。

  师: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快乐。

  (一女生动情朗读第一段。)

  师:从你的语气语调我感觉你已经沉浸其中了,但是有点小瑕疵。

  生8:“青树翠蔓”,应该是读“wàn”。

  师:还有一点,她的语速是不应该改变一下?

  生9:我觉得应该有的地方快点,有的地方慢点。

  师:对。哪里该快,哪里该慢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意见:描写动态的语句读得稍快一点,描写静物的语句要读慢一点,句尾再拖一拖音。你来试一下?

  (一男生朗读,情感投入,但读错两处。)

  师:你的句尾读得很好。我们把刚才读不好的地方再读一遍好吗?

  (男生再读,声情并茂。读完,全体学生自发鼓掌。“蒙络摇缀”的“络”还是读成了“lào”。)

  师:还是有一点小瑕疵,不过没有关系,世间没有完美的事情。注意,蒙——

  生10(接):络(luò)!

  师:这次读对了!我们一起来,青树翠蔓——

  生1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师:为你的勇敢坚持,鼓掌!

  师:刚才那位同学是从“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无所依”看出了什么?

  生1:自由自在。

  师:对!自由自在的闲适的快乐。那这里仅仅是写鱼吗?

  生2:还写了小潭的小。我从“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看出潭非常小,而且水非常清。因为一个小潭如果能够数出其中的鱼有多少条,这说明它非常的小;如果它大的话,就数不出来了。

  生3:还写了潭水的清澈。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意思是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傍。好像看不到那些水的,这说明了水的清澈。

  师:水清到了消失的境地。除此之外,作者还怎样写水的清?

  生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说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竟然能够映照在水底的石头上,这也可以看出水的清澈。

  师:你用了一个词很准确,就是“竟然”!因为通常状况下,我们能看到水中的鱼,但是——

  生4:看不到映照在水底石头上的鱼的影子。

  师:对!看不到鱼儿映在水底的石头上的黑影儿!在这里,柳宗元不仅继承了吴均和郦道元“以鱼的可视反衬水的清澈”的写法,,而且更进一步,用“影布石上”、游鱼纤细的黑影来衬托水的明亮澄澈。观察更细致入微,情思更细腻动人,后来苏轼就学了去,用在了《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一起来回顾。(屏显,生齐读。)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

  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北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师:柳宗元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看到了这样细微动人的景色呢?老师把这一段改写成了一首小诗,请一名女同学读一读,大家静心想象。

  (屏显。一女生朗读。)

  清澈的日光里

  几条鱼儿在打盹儿

  静静的鱼影

  抹在石底

  似淡淡的水墨

  忽然你飞走了

  是我的笑

  把你惊醒

  还是

  你惊醒了我的梦

  师:我得感谢这位同学,我打的是“日光”,她读得是“目光”,我感觉她的改动更有情致。柳宗元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看到了这样细微静谧的景色的?

  生1:我感觉柳宗元是在悠闲、悠然的心境下,看到这细微静谧的景色的。

  生2:此时此刻,他清净、悠闲、愉快。

  生3:他沉浸在这幽美的风景中。

  师:他心空了,静了,物我两忘,心无挂碍,所以才体察到了这自然的微妙、灵动与充实。我请两名同学朗读体验这空灵而又充实的愉悦。

  (男)潭中鱼/可百许头,

  (女)皆若空游/无所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itanji/16372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