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诞生记(2)

小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动笔

  剧本融入八年来对反腐素材积累

  2014年11月30日中午,南京,范子文第三次找周梅森谈反腐剧的创作。周梅森说:“我请你吃饭,我们是好兄弟,只吃饭,不谈剧。”同席的还有江苏省两位检察官。饭桌上,检察官谈论他们办案的感受,“他(周梅森)就来情绪了,激动之后就说这个事可以干。”

  2015年3月9日,周梅森的59岁生日。当天,他开始正式动笔创作。厚积而薄发,一周后,周梅森便拿出了两集剧本。

  周梅森告诉记者,2004年至今,他一直笔耕不辍。开始创作《人民的名义》时,他的抽屉里已经有了好几部小说的部分内容。“有的写了一大半,有的写了五六万字,还有的十几万字,最多的已经写了二十万出头。”

  周梅森没想到形势变化得这么快。他本以为至少还要等几年,他的这些小说才能重见天日,现在机会说来就来了。八年来对反腐现实的密切关注,多部小说里的素材积累,在创作《人民的名义》过程中,他形容自己的灵感“几乎是喷薄而出”,“写得非常顺”。

  尺度

  “最大”写到副国级官员

  2015年,为了了解官员落马后的真实状态,在最高检的安排下,周梅森在南京浦口监狱与落马的官员举行了两次小型座谈会。周梅森在浦口监狱座谈的时候,正在香港的李路听说了这件事。一向很敏锐的他当机立断,从香港飞到南京,跟周梅森表示,希望可以担任这部剧的导演。

  李路告诉记者,他一直很关注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而周梅森的剧本在当时恰逢其时。

  “13年没有像样的反腐剧,周梅森十年没有出版反腐小说,他一定有很多积累和沉淀。我本人对反腐、对国家的政策也一直都关注和思考,对于现实主义的东西我有特殊的偏好。”

  李路此前导演的影视作品几乎都是现实主义题材。此次,他第一次接拍反腐剧,认为既可以挑战自己,又与自己一直以来对人性的发掘、对现实的关照一脉相承。

  他说:“没有什么剧能像这部剧发掘人性和直面现实到这个程度。”

  与范子文接洽后,李路就扛起了导演和总制片人的大旗。周梅森写到第三集,李路就决定买下他的剧本。但李路心里还是挺没底,主要还是担心审查。

  周梅森对此也很担忧。剧本写到一半的时候,他还在考虑,反腐要写到什么程度?

  原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看了他的剧本后给他打电话说,你应该写分量很重的东西,再深一点,再高一点,把政治生态写出来。“坏人只写到公安厅长,十八大后倒掉这么多的贪官,反腐形势这么严峻,你能这么轻描淡写吗?”

  “他的话给我猛击了一掌。”周梅森说。

  此前,反腐剧的“最大尺度”是一号反面人物不能写到副省级。考虑到文艺作品必须植根于现实,他们最终选择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副国级官员,作为幕后的终极“老虎”。也因此,这部《人民的名义》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1025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