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人民的名义小说试读(2)

小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说《人民的名义》为何成不了经典?

  墨子在《所染》中感慨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有过从政经历的作家王跃文,以此典故为题创作了他的第二部影响较大的官场小说《苍黄》。王跃文创作出的第一部官场小说叫《国画》,引领了一个文学在中国的独门类别:官场文学。

  如同染房一样,中国的官场在小说家的笔下,也成了一个大染缸,各种级别、各类人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其影响也正如墨子所言:“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所以,作家阎真取典“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沧浪之水》为题也创作了一部官场小说,深入透视政治制度与运转体系对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影响。

  无论是染房还是沧浪之水,官场的这个存在,如同一个宏大的气场,影响着这个舞台上的角色变换,命运斗转。

  作家周梅森蛰伏八年的新作《人民的名义》,在荧屏上成为追剧热点的同时,也再次将官场文学这个话题引入更多关注的视野。

  坦白说,电视剧的拍摄以尺度较大的台词对白与离奇曲折、讽喻现实的故事情节,将《人民的名义》这部小说推到了一个舆论的高度。

  但回到小说本身,《人民的名义》会是迄今为止官场文学的颠峰之作吗?

  周梅森的突破术

  政治由于权力的集中和信息的相对封闭,往往会给人以神秘感,而权力背后的运转规则与生存法则,自古以来都是热门题材。而随着近年来一批官员下海、脱离体制之后,官场的运转体系与潜规则也更多地被公诸于世,更是催生了一批官场作家。

  周梅森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早年曾短暂挂职江苏省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周梅森,对中国基层政治的官场生态观察有了第一手的基础,也因此号称是“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其创作的《国家公诉》《绝对权力》《人间正道》等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均表现不俗。他的作品,几乎都切中权力、反腐这类稀缺和劲爆性题材,加之情节故事的各类演绎与铺排,悬念迭生而又隐含现实隐喻,因此每部作品都相当畅销。

  周梅森与其他两位官场作家张平、陆天明一样,都曾经长期浸淫于政治场域,既熟悉官场规则,又熟悉政治正确,因此他们创作的小说绝大多数也被命名为主旋律作品,能够同时赢得庙堂与江湖的首肯。也就是说,在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他们总能拿捏住最合适的分寸。

  比如说,长期以来,文学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形象,都有着一些规矩不能突破,但周梅森与张平的作品则总能实现这些突破。如《苍天在上》突破了一号反面角色不能写到副省级的禁区;《大雪无痕》演绎了好官如何变坏,突破了省委主要领导不能变坏的禁区;从级别上讲,以前的作品总是写到省部级。但这一次,《人民的名义》将尺度大胆地突破到了副国级。

  就这一点相比,官场文学第一人的王跃文,畅销小说作家小桥老树、黄晓阳、王晓方等人自愧弗如。王跃文创作的《国画》和《苍黄》,故事的所有演绎场域都局限在一个县级官场里;沈阳慕马大案亲历者王晓方,曾任落马沈阳副市长马向东的秘书,创作的《驻京办主任》系列,其官场的发生地也不过一个市级政府;火爆网络的《侯卫东官场笔记》则从中国最基层的官场写起,随着主人公的一路升迁,完整叙述了从乡镇到州市的政治生态,但最高的尺度也不过地市级;《二号首长》号称秘书的职业宝典,主人公虽高居省委书记的秘书,但透视的大部分也是地市一级的官场阴影,省级以上的权力,依然属于“伟光正”。

  “剧作家”创作的小说

  从文学的角度上讲,似乎只有王跃文与阎真的作品,令人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王跃文在《国画》和《苍黄》里,刻画了一批类似主人公朱怀镜、刘星明的官场小人物,从基层普通公务员到仕途显赫的成长经历。作者用淡淡的文笔,开放的视角,记录下官场与社会的台前幕后,更是揭示了处于权力中心与权力边缘的不同人物,其人性的美丑与命运的沉浮。而对这些影响人物性格与命运的深层次原因,作者也努力地从人性、体制、权力、规则等方面进行刻画。

  阎真的《沧浪之水》是较为公认的官场文学里的扛鼎之作,也因此在评论家眼中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官场小说,更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通过人物的人生经历,将时运转移中的人性百态与人情翻覆,将权力与金钱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挤压与价值毁灭,均深刻地一一道破。这部作品没有停留在官场情节的表象,而是触及人的灵魂,通过政治仕途的变化,来描绘一名知识分子在精神世界里妥协、适应与蜕变的全过程。

  阎真的文笔娓娓道来,叙述上行云流水,对人物的刻画,用近乎白描和不动声色的细节陈述,写活了池大为与马垂章两个人物。

  在《人民的名义里》,我们看到的周梅森,似乎更多是一个剧作家,而不是小说家。作品以一个富有镜头表现感的雷暴场景开局,拉开反腐大幕。而此后的情节故事,也是悬念丛生,环环相扣,几乎每一位阅读者都在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最后的结局,但却很少会让人会在文笔与叙述的技巧上沉思。这种感官的快感,无疑会削弱小说的张力与内涵。

  从人物的设定上,周梅森也借鉴了戏剧的冲突与集中。小说中的人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交叉关系,正面人物侯亮平与反面人物高育良、祁同伟更是师生关系、同门关系,双方的较量更是浓缩了感情、权力与阴谋的多重元素,这样的情节搬到荧屏上,自然而然会拥有戏剧性的冲突。

  但在人物的复杂性刻画上,周梅森还是失之于脸谱化。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哪里有人民的名义小说免费阅读

2.人民的名义免费阅读小说

3.人民的名义 小说下载

4.人民的名义小说电子书

5.txt全集小说人民的名义

6.人民的名义小说电子版

7.人民的名义 小说大结局

8.以人民的名义小说txt

9.人民的名义 小说全集

10.人民的名义 小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3359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