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说的文体特点以及小说考情分析(2)

小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 人物、情节以及环境:所谓小说三要素

  初高中现代文阅读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初中阶段,“人物”一定会是小说阅读的重中之重,一切关于小说中心的命题最后都会归结到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去;高中阶段略有不同,由于有了“主题”这个更深一层的设问方式,“环境”有的时候也会来和“人物”分一杯羹。然而事实上,“环境”的插足只不过涉及到答题时需要多照顾一个点而已,“人物”对于一篇小说的重要性依然无可动摇;本来小说的定义就说得很清楚:“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嘛。因此,我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将紧密围绕着“人物”加以展开,而对于一个人物来说,最为重要的,当然就是“性格”。

  于是,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一说四种,即将外貌和神态归为肖像,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在答题的时候会出现模棱两可甚至跑偏的情况,因此我推荐大家采取括号外的说法),毫无疑问都将以表现/突出性格特征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对于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永远都是“根根直竖、寸把长的头发”,除了鲁迅先生本身形象如此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理由就是这种描写可以突出鲁迅先生不与世俗妥协的倔强性格,这种性格大概是与一个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的人无缘的,当然,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大概也是与一个性格邋遢、不修边幅的人无缘的。《儒林外史》对于胡屠户的行为描写如何传神,已经无须在此赘言;陶渊明之所以能够采菊东篱下,也当然是因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一个人在起床之前左肋骨挠八下,右肋骨挠九下,翻了个身,又睡过去了,你还说他“雷厉风行”,那就显然不能服众。同样的,如果一位文盲老奶奶在不慎用针将手指扎了一个小洞,然后笑眯眯地对你说“这是生活的印记”,这样的语言描写也必然不够地道,甚至还有点瘆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哲学的幽灵在弄巧成拙之间完成了华丽的附身。当然,附身不只会影响到语言描写,还有可能影响到心理描写,试想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划燃第一根火柴之后联想起了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划燃第二根之后联想起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划燃第三根之后发誓要打倒资本主义的万恶统治,划燃第四根之后憧憬着无产阶级的美好未来……这样一位宁(冻)死不屈的革命战士,恐怕和我们印象当中那位可怜可爱的小姑娘相去甚远。神态描写与上面四种描写方法一样,篇幅所限,我们迅速进入下一个话题。在谈情节以及情节与人物的关系之前,再补充一点: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人物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还有细节、对比和环境烘托等若干辅助手段,答题的时候,可以试着对号入座。

  传统的、古典的小说样式,在情节方面一定会强调其强大的逻辑关系,也就是环环相扣,结构严密,有铺垫(使后文便于为读者所接受,比较明显),有过渡(承上启下),有伏笔(前文埋下,后文利用,埋要若隐若现,太明显则容易泄底),有推动(推动下文情节顺利进行):要是题目提到“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答案基本上就从这四个里面挑。情节细分起来,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开端之前可能有序幕,结局之后可能有尾声,不过这两项高考基本不碰。概括情节的方式非常简单,正是由于其有强大的逻辑关系,因此我们只要把握住环与环之间的因果联系即可,我们平时随口说说的“因为所以,科学道理”,就正是我们完整概括情节的不二口诀。当然,如果题目没有要我们“复述”或者“划分段落”,只要我们“(用一句话)简洁概括”,那么我们只需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的公式答题即可,关键点就变成了找准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情节和人物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事在人为,物极必反”。所谓“事在人为”,“事”指情节,“人”指人物,即所有情节的发生都是由人物(性格)导致的,试想鲁达若不是嫉恶如仇,何至于打死镇关西然后跑路出家。而所谓“物极必反”,则指有的时候“人物”/“性格”做得太过分了,“情节”也会忍不住起来反抗一下,给“人物”一点颜色看看,西天取经时的孙悟空,《故乡》里的闰土,基本上都吃了“情节”的哑巴亏。把这八个字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就是:

  性格——>情节——>性格`

  从公式可见,首尾都是“性格”/“人物”,“情节”只是一个媒介或手段,因此,现代文小说的命题,基本上都会从“情节”这个暴露在表面的替罪羔羊入手,一步一步深入到“人物”这个幕后黑手上去,大家在读小说、答问题的时候,千万要分清主次。

  最后谈谈环境。环境有大小之分,大的叫“社会背景”,小的叫“自然环境”,后者除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外,人物的身份地位也一并在其管辖范围之类。至于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前者一方面给后者提供性格来源,另一方面给后者提供活动空间,在我们将要遇到的小说中,这些功能主要由自然环境部分承担,社会背景则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退居二线,顶多算个垂帘听政。比方说屈原,只有屈原的贵族身份(“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才能让他具有我们看到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果屈原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么他说不定只能做一个毫无立场的门客,依附某个特权阶层讨生活。如果屈原是位普通百姓的话,那他最多也只能像《秦风·无衣》一样,在凛冽的寒风里带领着其他兵士振臂高呼:“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咱俩穿一件不就得了吗?大王要开仗了,赶紧磨刀霍霍,同仇敌忾上战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样的屈原,是断然无法顾影自怜地“长太息以掩涕兮”的。活动空间也是一样,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时候,最多是个美猴王齐天大圣,只有经过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他才能够最终成为斗战胜佛。如果一定要追问社会背景和人物究竟是否同样具有上述关系,那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西游记》在大的社会背景上变更一下,脱离大唐,穿越时空来到现在,那么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结果很有可能就像下文一样让人哭笑不得:

  唐僧师徒一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见到了如来佛,求取真经。

  如来问:“你们带U盘了么?”

  唐僧师徒:“……”

  如来又问:“移动硬盘呢?”

  唐僧师徒:“……”

  如来继续问:“IPOD也可以哇”

  悟空挖起耳朵来。

  如来叹了口气:“那只有网上发给你们了,你们就原路回去吧。”

  唐僧:“早知道加你QQ就完了,老子还走这么远干嘛!”

  如来问:“你们带MP4没有?”

  唐僧师徒:“……”

  如来:“那你们路上是怎么娱乐的?”

  唐僧师徒:“打怪升级。”

  这个例子涉及的是活动空间与人物的关系,性格来源当然也是一样。

  最后简要总结一下小说三要素各自的要求。“人物”比较大牌,完成自己的“典型”二字就够了,对于其他两位兄弟基本上不管不顾。“情节”较为任劳任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绝口不提自己默默无闻地做出了多少成绩。“环境”比较面面俱到,除了完成“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能兼及“衬托人物”和“发展情节”;也正是因为“环境”这种无孔不入的处世方式,它才能够最终在“主题”这个终极主管的位置上强占一席之地。  三 小说阅读的考情分析与常考题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3568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