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说芈月传争议(2)

小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回应:这是文艺作品不是史书

  《芈月传》中,芈月与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人,而按历史记载,芈月死于公元前265年,黄歇死于公元前238年,两人都在政坛纵横沉浮数十载,享年应差不太远,而按卒年算,两人应相差二三十岁,青梅竹马一块长大显然不可能。

  郑晓龙坦言,把两人放一块是为了剧好看,“两个都是楚国人,把他们放一块,让大家至少对春申君是怎么回事有个了解,从普及历史知识来讲,有作用,要不然我宁愿编一个人得了。”

  对这些与史实的差异,郑晓龙说他一点也不怕吐槽,也不会感觉困扰,“比如有人说我美化芈月,难道《雍正王朝》就没有美化雍正皇帝?

  我们的定位是古装历史传奇剧,我还可以更传奇。这是文艺作品,不是史书,我一点也不困扰。鲁迅先生说了,文艺作品的人眼睛在这儿,胳膊在那儿,各个部分都是不同的地方找来的。”郑晓龙说他不上网,也不看评论,“这(有些言论)是不懂艺术,不懂创作。”

  也有观众反映剧情推进得有些慢,尤其是一些镜头的使用,会有长时间的独白戏。对节奏慢的问题,郑晓龙并不认可,“电视台审片的、做宣传的,都看过这片子,觉得这个戏情感的浓度很大,是超过《甄嬛传》的。其实《甄嬛传》主要靠语言,这回《芈月传》更多靠情感,而且拍摄的电影化的程度比较高,可能就会觉得慢。”

争议:这是先秦色彩吗

回应:依据考古新发现

  之前在央视播出的《大秦帝国》系列剧,让观众得以一窥先秦宫廷生活图景,但观众对其整体印象是色调灰暗。而在《芈月传》里,色彩亮丽了许多,被指有点偶像剧的味道。

  郑晓龙坦言,《芈月传》有些服装上是做了一些加工,他说这些加工是有讲究的,“根据之前考古的发现,战国的服装都是非常暗的。这几年新考古成果发现当地除了棉没有,其他都有,丝绸和一些纺织品基本都有。所以我们的服装师、化妆师,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后,把色彩稍微弄得鲜亮了一些,艺术是有夸张的。”

  但这种加工,郑晓龙说还是很好地照顾了史实,“比如服装造型上,楚国赏红,以红为主,包括大殿、外面的院落,都是红;秦国赏黑,燕人赏白,我们都做了划分。秦国的头饰以金为主,因为当时秦铸造的技术比较发达,楚国习惯用很多羽毛。美术和服装上,我们比原来的先秦戏色彩要亮很多。”郑晓龙说,这样做,一是以新的考古发现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观众也有要求。“太暗了连房间都没法布置。”这种讲究不仅仅是在服饰和造型上,还有礼仪的研究,以及动作戏的设计,“比如战争戏,我基本是按战场上写实的打法,不是秀,这个戏拍了148天,花了差不多将近三个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4110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