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说芈月传历史引质疑(3)

小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相关链接】

  观众质疑 主创解惑

  质疑一:商鞅被车裂是死后处刑,而非剧中展示的生前受刑。

  王子今:这两种说法史书均有记载。早年的记载如《韩非子》、《战国策》均为“车裂”。《史记》中有两种说法,《秦本纪》为“车裂”,《商君列传》为“杀之,车裂以徇”。《资治通鉴》采用了后一种说法。

  质疑二:商鞅被车裂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屈原的出生日期则是公元前340年,不可能出现剧中屈原谈论商鞅之死的情节。

  王子今:其实当初剧本阶段编剧已经预想到未来会遭遇质疑。作为历史学者,当然希望剧作按照历史真实来演绎,但是为了戏剧性需要对历史细节进行变通、虚构、加工处理,“可以理解”。

  郑晓龙:网友采用的是郭沫若的说法,而目前《芈月传》所采用的则是部分历史学家的另一种考证。

  质疑三:楚怀王时期,莒姬留给月儿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还有,饭桌上出现了煎鱼……(煎这种烹饪手法应该是最近几百年的事了)

  郑晓龙:那其实是观众没有看清楚。在该剧审查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用的是绢,像纸而已。

  质疑四:服饰造型与时代严重不符:《芈月传》的故事被设定在战国时期,电视画面整体的色调方面,剧组采用的思路是“秦国尚黑,霸气内敛;楚国尚红,灵秀鲜艳”。这种设定虽说从视觉大方向上看没问题,但具体到人物的服装还是过于艳丽。

  郑晓龙:这恰恰是认真考证、研究过的主动选择。大多数电视观众,还是希望画面好看。  质疑五:剧中楚王等佩戴的冕旒冠上的串珠数量不对,“要么12串,要么9串”。

  郑晓龙:确实不知道,不知道具师考证过没有。这个要求太苛刻了。

  质疑六:今文古用的漏洞: “来而不往,非礼也”出自西汉;“才高八斗”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曹植时用的比喻;“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是现代汉语用法。

  王子今:“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个很难说,这种民俗气味浓厚的表述方式,较早就有也不是没有可能。

  除此之外的质疑,还有诸如:为夫人助产的巫婆所唱的歌曲,也被观众指出是几十年后才被屈原写出来的《九歌·东皇太一》;屈原活跃的年代,距离秦灭楚只有几十年时间,而芈八子嫁去秦国时离战国结束还有百余年,二者不是同时代。还有更较真的观众,专门找来了古代官员的官帽形制,指出剧中版本“过于超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4110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