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秧歌》小说的最受欢迎的是什么(2)

小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海阳大秧歌“扭”出抗战精气神

  抗战故事、抗战英雄,多是近年来荧屏上抗战剧的主线,但《大秧歌》一剧却以“大秧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创新视角展现胶东深厚的红色文化。“我就是想以大秧歌为底色,描绘胶东抗战史诗般的画卷。”夏仁胜说。

  在79集的《大秧歌》剧情中,共将出现六场大秧歌表演,而且每一场表演风格各异,体现出不同的情感与主题。夏仁胜介绍,海阳大秧歌以“唱”为主,通过歌词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歌唱内容。这六场大秧歌表演出现在结婚、出殡、给日本人表演、出海等不同的场景,配合不同的服饰、唱腔和动作,在剧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首首是精品,句句是精髓。整部电视剧中,共将出现22首原创歌曲,为了让每一首歌曲都能达到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情感的作用,夏仁胜深入海阳村镇,历时两年搜集、整理,终于完成歌曲的歌词部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场‘皇军要看大秧歌’的戏。”说到这里,夏仁胜特意从手机里找出这首被标注为《乐大夫捉老鳖》的歌曲,歌词中用诙谐、讽刺的语言暗讽了日军的罪恶嘴脸,伴着明快的锣鼓声,给人一种痛快的感觉。

  夏仁胜说,他喜欢大秧歌的粗犷和豪放,这与剧中主角人物性格不谋而合,也与胶东抗战军民的精气神吻合;他也喜欢大秧歌扭动时透露出来的欢快感,这反映了胶东人民在抗战时仍然保持着向上、乐观的情怀。

  真实民间故事串起一部抗战史诗

  从昆嵛山到战场泊,从地雷战到许世友抗战……整部《大秧歌》电视剧涵盖了烟台这片热土上几乎所有经典的抗战故事,可谓是一部盛大的胶东抗战史诗。“题材扩充过程中,我们被各种抗战故事所包围,这也是这部作品今天得以面世的重要基础。”夏仁胜回忆说,郭靖宇导演对内容扩充的一大要求就是———讲故事。为此,市委宣传部多位负责人多次专程赶往北京,逮住郭靖宇就讲故事;还有一些已退居二线的老领导一次次补充抗战素材;海阳当地文化馆原馆长于春华亲自带着剧组到基层搜集故事;村里老人将剧组人员引到热炕头讲起他们所知晓的那段历史……

  夏仁胜说,整部电视剧剧本形成过程中,他们搜集到的胶东抗战故事不下100个,无论是相关部门负责人还是已退居二线的老领导或者是村头抽烟的老兵,他们都成了小说素材的提供者,都是整部抗战史诗的书写者。

  正是这来自生活、来自基层的素材积累,让《大秧歌》保持了朴实与真挚,也多了几分厚重。“有人问我《大秧歌》与其他抗战剧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想就是我们融入了更多真真切切的胶东故事,加入了老百姓活生生的生活,也夹杂着丰富的恩怨情仇。”在抗战剧层出不穷的当下,夏仁胜始终保持理性,他告诉记者———《大秧歌》来自生活、来自基层、来自胶东抗战历史,并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胶东红色文化,所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4212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