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秧歌小说讲些什么(2)

小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大秧歌》的地域背景在胶东,这也是传奇剧必须落实的在地化策略,就像《打狗棍》《勇敢的心》聚焦于已经消失的“热河”一样,当然这跟郭靖宇本人的背景也紧密相关,套用电影的表述,这些剧集完全可以被称作为是郭靖宇本人的“作者电视剧”,就像贾樟柯不懈的用镜头来展现当下山西风土,郭靖宇则着迷于北方的民间传奇旧事(秧歌其实也与胶东关系密切,并非东北特产)。

  当主管机构和评论家们开始指责甚至限制国产电视剧的剧集长度时,郭导则在《大秧歌》的放映会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以为,电视剧就是当代的电视评书,就应该长,像他小时候听《说岳》一样,一听半年,结束了还会怅然若失,所以,好的电视剧就应该是像这样的。

  说了这么多,就不难理解《大秧歌》这类传奇剧的抗日背景了。“抗日神剧”其实是另一个话题,牵涉到国人敏感的历史伤痛记忆,在此不便展开(其实西方关于二战的恶搞戏谑式影视改编不胜枚举)。郭靖宇本人在描述《大秧歌》的类型时,说现在有“共军抗战”、“国军抗战”两大类,但他的《大秧歌》以上两者都不是,属于“人民抗战”。其实以“电视评书”的角度来看,这很好理解,中国观众浸淫在民间传奇的文化传统中,《大秧歌》这样的长篇剧集切入抗日叙事时,自然会凸显个中的“人民性”——这也就是“传奇性”的同义语。

  国产剧拍抗日没什么不合适的,我们打了八年,还不够拍下去的?苏联卫国战争、美国太平洋战争才打了四年,不也一样源源不断的在拍?这样的题材,当然要始终拍下去,拍不拍得好则是另一回事(譬如我最爱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兄弟连》)。  抗日题材与传奇叙事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一是由于观众审美习惯;二是由于审查政策的限制,抗日堪称是暴力合法化的最大护身符),当我们制作一部传奇剧时,抗日背景的引入合情合理,《大秧歌》这样的大成本(投资过2亿)、高概念长篇抗日传奇剧的出现,代表着国产电视剧的一个重要趋势。当然,抗日传奇剧并非不能与时俱进,网络小说中也积聚了一票抗日题材的大特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42288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