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徐志摩西洋梦的挽歌(2)

徐志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对于过去的告别

  我同样认为这首诗不仅仅包含的是对于母校的怀念,如果仅是如此单薄的情意,那么它就不会成为经典。

  对于过去的告别,不仅仅是对于过去的生活的告别,同样也是对过去的自己,过去的理想,过去的人、事、物的一种告别。就理想上而言,早年的离开祖国外出留学时带走的雄心壮志都已经抛却了,剩下的是一个诗人式的追求,从立志振兴实业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语)这是一个跨度极大的转变,甚至可以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拥有理性的理想和雄心壮志,而另一个沉入感性的文学世界,志在追求生命的内核。在“康河的柔波里”,他“揉碎在浮藻间”的是“彩虹似的梦”,是曾经寻找过的最高理想。

  对于过去的告别同样是对过去的家庭,过去的生活的告别,在康桥边他与妻子幸福的生活过,而如今他追求着他的美,他的爱与他的自由而去,与怀孕中的妻子离婚,“家庭破裂,结发妻子流落异国他乡;天边一颗星曾在他头上照耀,给他带来无穷希望,但在天未亮时已悄然隐去。他回首往事,不甚感慨……”他也成了家庭中最不受欢迎的人,甚至好像忽然间许多朋友都变了脸色,失去了往日的温情,可以说一夜之间一切全部都变了。所以康桥是他生活变革的开始,同时也是他在苦难时必须,也是第一个想到的倾诉的好友。怀恋过去的曾经的美好,正如康桥的美景,而现在什么也不带走。

  三、与爱情有关

  这第三种主题的别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爱情,爱情是一个可以和母爱等永恒的主题并称的情感,只要人类还有感情,就永远无法避免爱情。在艾青看来,徐志摩“擅长的是爱情诗”[4]。

  不过,说到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甚至了解过,特别是在对于《再别康桥》的主题的阐释上就由此而产生了分歧。比如诗中用到的“青荇”一词,其实可以想到《诗经・关雎》中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之。……”其意不言而喻。同样在徐志摩的《偶然》中也有过和《再别康桥》中有些类似的景物描写:“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就像是载着这一串的星辉放歌,“但我不能放歌”,不曾带着它离开这里。我们都无法否认在这里徐志摩邂逅了那个他心目中集爱、美、自由于一身的女子,这是理想的代表,也是一种诗人情怀的爆发,即使受到了无尽的指责,他也一路走了下去不回头。他认定了林徽因是他的灵魂伴侣,然而林徽因却与梁思成结为夫妻,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捉弄与它的传奇之处,他离婚,她结婚。

  而这次,再次“云游”到了康桥,林徽因与梁思成,自己和陆小曼各自的爱情,各自的婚姻,徐志摩又一次的体会到了生命中的爱、美、自由的不可捉摸。

  有些经典是永恒的,因为它所表达的主题是多样的,永恒的,无论何时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想这才是永恒的经典,不会褪色,不会被遗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的不是文章的答案,而是要告诉他们有些东西需要自己去探索才更有趣味。《再别康桥》的主题其实是可以多解的,语文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的,简单的学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uzhimo/2589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