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徐志摩:刹那芳华,水墨青花(2)

徐志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918年,一股自费留洋的热潮袭来,徐申如自然不肯错失为儿子申请出国深造的机会,并在徐章去美国前赐予了“志摩”二字,说是在他小时一位叫志恢的和尚为其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从此以后,徐章�便更名为今后名噪一时的徐志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出国之后的徐志摩,先在美国进修了两年,而后他结识了清末民初政治家林长民。林长民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徐志摩的命运,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感情上。

  在学业上,经由林长民的介绍,徐志摩有幸结识英国作家狄更生。诚挚热情的狄更生与聪敏好学的徐志摩一见如故,两人经常喝茶聊天、切磋文学,成就一段忘年交的佳话。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正是由于狄更生的推荐,徐志摩得以成为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随心所欲选课”的“特别生”,也正是在美丽如斯的剑桥,徐志摩的诗情日渐展露锋芒,并写出《再别康桥》等众多华丽诗篇,为后来“新月诗派”的独领风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在感情上,则不得不提林长民的爱女――林徽因。

  林徽因可以说是汇集世上所有女性美好的一位奇女子。她面若姣梨,清雅脱俗,不仅深谙绘画、建筑,精通英语,还写得一手委婉柔丽的好诗。绝世佳人与一代才子不经意间的邂逅,必然擦出爱慕的浪漫火花。

  只是遗憾的是,此时的徐志摩早已是有妇之夫,而他的妻子则是包办婚姻下的牺牲品――张幼仪。

  张幼仪是名门望族之女,“其人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是那个被压抑的封建时代中,品性贤良、三从四德的典范。可恰恰是这一点,使深受西方教育和现代浪潮影响下的徐志摩,打从心底里厌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徐志摩,一心向往自由恋爱和婚姻,便不顾自己身份以及妻子的感受,对林徽因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甚至不惜任何代价,与张幼仪协议离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uzhimo/3078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