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徐志摩的诗歌研究(4)

徐志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三,结构美

  诗歌的首节与末节的节奏与语意是相似的,形成了首尾呼应的形式,这一结构既能够烘托出别离的气氛,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还体现了诗歌体现出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形成婉转优美的旋律,这一优美的旋律能让诗人感情起伏相吻合,像涟漪般的逐渐荡漾开来,给人温婉的审美感。

三、结论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备了韵律美,散发出独有的诗歌美:意境悠婉怡人;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很好地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语言清新,引人入胜,富于音乐美。徐志摩对诗歌创作对我国新时代诗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名作《再别康桥》很好了体现了诗歌的“三美”: “绘画美”中具备了油画外表与写意内涵;而在“建筑美”,则体现了局部参差变化与整体对称匀整;“音乐美”中主要体现了节奏美、押韵美与结构美,“三美”的诗歌创作原则在徐志摩诗歌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再别康桥》这首诗歌也成了现代诗歌史上的佳作。

【注释】

  1、刘景兰.徐志摩诗歌意义的再认识[J].嘉应学院学报,2010(3).

  2、陈静宇.论徐志摩诗歌之意象美[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孟庆锴.在性灵中游走的云――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云”意象[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4、郭长保.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徐志摩诗歌的精神与艺术追求[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1).

【参考文献】

  [1] 庄林湖.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J].文学界(理论版) ,2010(2).

  [2] 刘景兰.徐志摩诗歌意义的再认识[J].嘉应学院学报 2010(3).

  [3] 陈静宇.论徐志摩诗歌之意象美[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uzhimo/3406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