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乡村里的音籁 徐志摩(3)

徐志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静看着一河的波幻,静听着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

  这是清脆的稚儿的呼唤,田场上工作纷纭,竹篱边犬吠鸡鸣......

  这正是乡村里的音籁”。(周榕)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徐志摩(1897-1931),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是独生子,从小天性聪慧,学业优异。1915年lO月,18岁的徐志摩遵从父命与16岁的张幼仪于家乡结婚。婚后不久,徐志摩北上天津、北京求学,先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后随北洋大学法科并人北京大学法科,拜梁启超为师。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转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剑桥优美的自然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悠闲的生活方式、流行的政治思想,都对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徐志摩的文学才能表现在多方面。他写过散文小说,与陆小曼合写过剧本,还写过时政评论、文艺专论等。当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新诗。文学作品中,诗最难读,主要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思想内容,特别是把握意境等方面难度更大。要知人论世,更要知人论文,知人论诗。要读懂徐志摩的诗,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徐志摩生平遭际、学识渊源、家庭婚恋、个性特点及时代潮流等。概括起来,徐志摩流星闪电般短促的一生,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徐志摩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又先后留学美国和英国,特别是剑桥大学及英国文学对徐志摩影响很大。徐志摩说:“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今译为剑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结交中外名流学者之众多,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可以说无出其右。国内如梁启超是其恩师,其他如陈独秀、胡适、瞿秋白、郭沫若、陶行知等。国外如英国学者狄更生、罗素,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曼殊斐儿,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为了二人,徐志摩奔波于北京、南京和上海之间,最终而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当然,就像巴尔扎克在穷困煎熬中写出了不朽的《人间喜剧》一样,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位非凡的女性,徐志摩才成就了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生命如电光石火,尽管他的生命只有短促的35年,却为我们留下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多部诗集。而世人对他的关注,不仅在那些新锐的诗作上,还有他的人生传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uzhimo/3719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