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杨万里写童趣的诗(3)

杨万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

  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儿作雪花。

  “道是”说出了孩子的心理,“笑”说明了孩子的神情,一个“指”字,说清了孩子的动作,直接刻画出了孩子生动活泼的形象。东风吹来春天到,孩子们才不在意什么“梅须逊雪三分白”,他们看到那仍开得洁白的梅花,以为雪还没有融尽呢!对于自己的发现,他们得意地笑了。

  3、 以小见大,动静成趣

  对于杨万里的诗,钱钟书曾做过非常生动的描述:

  放翁如画图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未及其逝,转瞬即改而未及其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谈艺录》)

  这段话中,强调了这样两点:一是杨万里的诗充满着动态美,二是他的诗善于抓拍一个个最为精彩的片断,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通过这样一些小片断的描写和瞬间的把握,来达到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的确,诗人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摄影师,不仅有着极高的审美情趣,并且能够敏锐地把握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将那一刻的美丽定格。那一幅幅最为平常的儿童生活场景,在他的手中,都变成了世上最美的风景。且来欣赏其《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的开头将镜头投向了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沿着小路的深处向前,是一个篱落疏疏的菜园。菜园里开满了金黄的菜花。已是春末夏初之际,小路两旁的树上,花儿早已落尽。一片片碧绿的叶子如新生的婴儿般刚刚张开它们的脸,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突然,一只黄蝶翩翩飞来,打破了这片宁静。它轻轻地拍打着翅膀,落在了篱笆上。紧接着,一个孩童闯入了这个画面。只见他轻手轻脚地来到篱笆旁,伸出手想要抓住那只蝴蝶,不料,它却轻轻跃起,飞走了。孩童扑了个空,骨些恼怒,急忙朝蝴蝶追去。只见他们一个追,一个逃,好不热闹!蝴蝶飞了一阵,突然钻入了菜花丛中,满头大汗的孩子站住了:满眼的金黄,让他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菜花了。孩童最后到底有没有抓住蝴蝶呢?诗人没有说,美丽在这一刻定格,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幅画面就像是一段最精彩的录相,情与景相结合,动与静相映衬,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美与童真的美。诗人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在他的《桑茶坑道中》:  睛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过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同样以景入诗,一句“草满花堤水过溪”写出了乡间雨后的景色。暑气褪尽,芳草鲜艳,空气清新,怎么不令人心情舒畅呢?偏偏有一个人却不解风情,居然在柳树底下睡着了。连身边的牛儿走远了也不知道。清新凉爽的夏日雨后,酣然入梦的孩子,悠然吃草的牛儿,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营造了一份恬淡闲适的氛围,让人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杨万里的为官为学及其童趣诗,让我们看到一个内心真实、丰富的杨万里。这样的杨万里,无疑是最可爱的。虽然我并不认为他的童趣诗代表着其创作的最高水平,但是,我以为,这些童趣诗是最能表现杨万里的。因为,唯有在他的童趣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情流露的、最为本真的杨万里。而其在诗中所表现的以朴实自然为本,以灵动透脱为审美特征,以童心为最终归依的审美意境将一直感动我们,吸引我们。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angwanli/2476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