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传记电影《我是医生》观后感(2)

影视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吴孟超传》作者方鸿辉清楚地记得吴孟超说过:“我哪怕是化成千手观音,一天也只能做一千台手术。手术也好,化疗也好,放疗也好,都不能解决问题,根本性的治疗方案就要靠基础科学。”

  吴孟超口中的这个“基础科学”是细胞免疫治疗。方鸿辉说:“他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大家。他在东方肝胆医院设立了一个研究院,这个研究院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吴老很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早早布局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并把他觉得最好的研究生派到这个研究领域。”

  《我是医生》监制、同为医生的李捷伟表示:“吴老的眼光非常准确,他认为细胞免疫治疗肯定是一个方向。尤其是今年,细胞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主流,这在两年前电影开拍的时候还是天方夜谭。当时,医疗界普遍认为细胞免疫治疗像中医一样是非主流,手术、化疗、放疗才是最主要的手段。短短两年,治疗方法巨变,确确实实体现了吴老的战略性眼光。”

  传记电影《我是医生》观后感三

  《我是医生》的另一条支线落在吴孟超和患肠癌肝的女儿之间展开。在医学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医生不给亲人开刀。电影中,学生赵一涛主动请缨做手术,吴孟超拒绝了,说自己可以。

  吴孟超的女儿吴玲告诉记者:“这是真实的事情,患病的是我妹妹。电影呈现得略带戏剧化,真实的情况更简单。我父亲觉得,在手术台上,就算是他自己的女儿,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一个病人,而我是最了解这个病人病情的主刀医生,仅此而已。”

  复旦大学杨俊蕾教授坦言:“这样一部有正能量的人物传记的影片,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动人情感,以及医学手法的结合,艺术效果非常高。尤其是影片没有喊口号,没有特意表现伟大,而所有的画面又让人非常感动。”  “《我是医生》告诉每一个观众:什么叫医学?医学就是人学,也是孔子说的仁学。全篇充满了对患者,对于同事,对于家庭人员的关碍。”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表示:“感谢我们这个时代,涌现了吴孟超这样杰出的充满人道主义情怀、又有着高超医术的医生。”

  有意思的是,“闲不住”的吴孟超在研讨会上透露,最近因为心脏的小问题休息了一段时间,打算下周“复出”继续到手术台上做手术。“一个人有饭吃、有觉睡,还能干什么呢?还需要有工作。健康的生命就需要更好地为国家、为党、为人民继续做贡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ingshi/3449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