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感悟(3)

影视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们历来都强调“他救教育”,很少关注到孩子们的“自救教育”。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首先得学会自救,其次才能救人,否则你连自己都救不了,还能救谁?

  如何自救,做一个能够拯救他人的强者,往往需要我们的父亲。但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缺席了。我们的教育常常从美德出发,着眼于公德的弘扬,关注的是社会效益,何曾在乎过具体的人。比如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舍身为公等等。“他救教育”固然重要,“自救教育”也必不可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的母爱教育源远流长,蔚为大观,与此相应的是,我们母教也大为兴盛;但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父亲的爱,以及与此相联的父教。

  从传统教育中的严父慈母,一直到现在的父主外母主内,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孩子妈的事,父亲只管挣钱。只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母亲把孩子交给父亲来“执行家法”,要不然家庭教育基本上没有父亲的事。

  父亲扮演这种角色的尴尬,也使得父亲和孩子失去了天然的亲近感,避躲父亲成为一个趋势,贾宝玉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母亲教育孩子时,常常说,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爸爸了。这种教育,父亲其实并不在场,并基本上沦落为一个符号。可以说,父教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的一大隐患。

  不久前,孙云晓先生对“中美日韩高中生的比较研究”显示: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的排名是4个国家中最低的。

  对于这一结果,我们一点儿也不奇怪,只觉得十分有趣。我们的父亲不大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对孩子的要求却是最高的。这是典型的“小投入、大产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也许他们是这样想的。“我负责挣好钱,你们负责读好书。”这两者就像是一个契约,一种交换,否则孩子就辜负了老子,就没有良心,就是不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ingshi/4076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