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第12期朗读者观后感(6)

影视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记得李宗盛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很愤怒,他抨击一些流行乐团的创作只限于口水,他说如果你只给听众吃猪食,那时间久了他们就成猪了。就像许渊冲先生,96岁的老先生,很多热爱他的年轻观众可能只有26岁,有差距吗?当然有,这当中隔着70年呢,一定是有年龄差距的。那我们要做什么,媒体人要做的就是在年龄差距之外,找到认知的统一。”

  “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

  经验分享最后,董卿以作家毕飞宇的录制为例讲述《朗读者》对于细节的认真,“那次录到凌晨两点多,但效果一直不满意,因为灯光我觉得太过花哨。毕飞宇读的是自己获茅盾文学奖的《推拿》中的一个片断,献给他的父亲,他父亲双目失明恰巧是在他写完《推拿》后。这个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事情?他写《推拿》写的是盲人的故事,他这部书写完两天后,他的父亲眼睛完全看不见了。他在节目现场把这段朗读献给他的父亲。所以我说要调整灯光,要和他的内心、情感、朗读更匹配。灯光调了很长时间,到凌晨两点多,大家觉得很过意不去,但毕飞宇没有丝毫怨言,兴致勃勃。结束之后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在欧洲读过,在美国读过,在印度读过,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朗读。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观众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顿饭,是耳朵饭。”

  “我特别感动,他的这句话也让我想到了我很喜爱的巴金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如果所有媒体人的工作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所有的坚持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朗读者》的三点启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总结点评了《朗读者》给电视人的三点启发——模式、情怀、主持人内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ingshi/4113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