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岳阳楼记》原文及课文翻译(2)

岳阳楼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译文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

  办起来了。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开阔;怡:愉快。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薄暮冥冥:傍晚时天气昏暗。

  霪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

  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 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不惊不诧。

  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

  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字词讲解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去:

  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 ,北通巫峡 通向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8.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中心思想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主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可以说,人们把太多的目光和关注给了范仲淹,而很少会有人想到功不可没的滕子京。 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后世影响

  影响力洞穿史册,成为延绵千年的治国理念之一,政事通达、人心和顺成为后代无数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后世有居官警语云:善为治者,贵运轶民之隐,达民之情。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上下之交而不隔阂,其核心就是个通字,揭示了政通人和的关键所在。

  文章理解

  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而藉《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例如,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3.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 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4.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

  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何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结合作者当时被流放的背景,显然古仁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应合了古仁人拥有的坚定意志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品格。也表明这一类人的境界是不为自己进退而悲喜的。所以在文中议论这个人物。

  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借代

  9.总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0.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是空间描写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的作用:承上启下

  文章分段段意

  第一段:①交代写作背景;②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作记缘由

  第二段: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段:览物而悲者

  第四段:览物而喜者

  第五段: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eyanglouji/17507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