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言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2)

岳阳楼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 研读课文,品味一处妙

  “品味作者运用了哪些字词、短语以及写作手法来写洞庭之水、岳阳楼之景的?”

  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赏析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谪守岳州,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 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时穿插)

  v 范仲淹第一次被贬谪时,几个送行的僚友称赞说:“此行极光”;

  v 第二次被贬谪,僚友又说:“此行愈光”;

  v 等到第三次被贬谪,亲朋好友异口同声说:“此行尤光”。

  v 范仲淹也哈哈大笑说:“仲淹前后三光矣”。

  (五) 探究作品,感悟一颗心

  多媒体出示范仲淹生平经历:

  v 2岁丧父,幼时即立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v 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上书指武备废弛、官吏冗滥等时弊。

  v 天圣五年(1027),他又写了洋洋万言的《上执政书》,认为武备不坚,内外奢侈,国用不足,缺乏贤能官员,天下危机四伏,形势十分严重,必须进行变革。

  v 景祐元年(1034),苏州大水。知州范仲淹亲自主持了疏浚工程,使苏州绝大多数地区排除了积水,恢复了正常的生产。

  v 景祐五年(1038)十月,范仲淹改任西北边塞军中。从此“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平定了北宋西北边境与西夏的战争。

  v 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上《十事疏》改革吏治、拯救苍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先声,史称“庆历新政”。

  v 皇祐四年(1052)五月,范仲淹由青州前往颍州赴任途中,病卒于徐州,享年64岁。宋仁宗亲书其墓碑为“褒贤之碑”,谥文正。

  v 范仲淹一生不仅忧国忧民,而且他对寒士僚属十分慷慨,多次解囊相助。

  v 晚年,他倾尽一生的积蓄在苏州买了千亩良田,名为“义庄”,用来救济穷人。

  了解了范仲淹的生平经历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六) 拓展延伸

  历史上还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如范仲淹同样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们是谁?请以这样的句式来说话:

  范仲淹,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君不见: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个个人,一颗颗心,忧国亦忧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eyanglouji/2832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