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岳阳楼记》背后鲜为人知的事(3)

岳阳楼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鸭梨”遍天下

办慈善事业救家族

办庆历新政救天下

  经济独立的问题解决了,要解决家庭问题了。29岁那年,范同学恢复本姓,正式上任时接回了母亲,从此世间已无朱说,范仲淹成了他新的外壳。

  范仲淹对于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很是自负,他写诗云:“乡人莫相羡,教子多读书。”如果事情发展到此为止,那么,范仲淹也无非是个境界很狭隘的自了汉而已,他之所以名扬天下和千古,是因为他善于把这种家庭“鸭梨”扩而大之,扩大到整个家族,整个天下。

  范仲淹母亲当年携子改嫁,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想找个人维系他们母子的生存,经济上不能独立,就无法保持姓氏的独立。范仲淹想到自己曾有可能成为异性家族的一员,可能出了身冷汗,他在《续家谱序》里说:“追思祖宗既失前谱未获,复惧后来昭穆不明。”一个“惧”字,看得出“鸭梨”。“鸭梨”产生焦虑,焦虑产生责任感,于是他办起了针对范氏家族的慈善业,也就是义田。他自己说“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给之”。按照人头发给生活费用。

  范老师当了西部军区的军政大员,薪水高了,便买千亩良田。在农业社会,耕地是最有保本功能的基金,而且能稳定生息,所以成为慈善业的首选。宋朝钱公辅的《义田记》对义田的分配有着翔实的记载。

  难能可贵的是,范老师的“鸭梨”不只是局限在范家,以母亲改嫁为耻的他,并没有忘记继父的养育之恩。庆历五年,也就是他写《岳阳楼记》那一年,范仲淹打了个申请书,请求把自己的高级职称转赠给已过世的继父朱文翰,他深情地说继父对自己“既加养育,复勤训导”,如果他对恩情“此而或忘”,那么“己将安处?”,自己的脸往哪搁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eyanglouji/2985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