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4)

岳阳楼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9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

  (3)或请重法以禁止。或 ▲(4)朕当去奢省费。 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小题3:【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 , ▲ ”的政治抱负。(2分)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 ▲ , ▲

  小题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曾经;(2)归依(3)有人(4)去除

  小题2:(2)怎么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小题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4: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小题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0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2)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2.第②段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览物之情”的“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俱”,全,皆。(2)放晴。(3)离开。(4)全,都。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天气景象千变万化。(意对即可)

  4.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1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B.而或长烟一空或凭或立

  C.属予作文以记之以此自终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贻余核舟一

  小题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

  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

  C.前人之述备矣备:准备

  D.登斯楼也斯:这

  小题3: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以单行散句为主,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 。

  B.文章开篇切入正题,叙述事情本末缘起,说滕子京“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C.第三、四段逐渐递进,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D.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2)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用法的能力。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词)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B.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凭或立(有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 以此自终(凭借)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C、前人之述备矣 备:详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第三、四段呈并列关系,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于”这个字,还要注意“得无------乎”这个特殊句式。翻译(2)句时注意“尝、或、以”等字,同时还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的修辞。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eyanglouji/43801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