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光中《沙田山居》阅读练习及答案范例(3)

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注]①阒:音(qù),书面语,远。 ②王粲:三国时文学家。曾写《登楼赋》,寄托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感情。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答:(1) (2) (3)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述理由。(6分)

  答:(1)

  (2)

  3.下面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4分)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答:

  (2) 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感情浓郁,浓墨重彩描绘优美山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全文重点抒发了沉浸在人间仙境的愉悦心情。

  B.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

  C.“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有一种潜伏的不安”一句,用白天和黑夜的山景作对比,表现出作者向往光明和憎恶黑暗的强烈感情。

  D.“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一句,似褒实贬,作者感慨于工业社会对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破坏,对山居清静生活的干扰。  E.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答案及评分标准](2003年3月扬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题)

  1.(1)青绿(青翠、青碧) (2)神秘(深沉) (3)雄伟(巍然、磅礴、)(应从色彩、神态、形态三个方面回答。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2分,答对三点4分)

  2.(1)表达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2分)(答“思乡之情”得1分)(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 理由:“成了主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常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作用2分,理由2分)

  3.(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2分)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大山的静谧和“鸟鸣山更幽”的意境。(3分,修辞1分,静谧1分,意境1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guangzhong/168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