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多情的诗坛翘楚余光中(5)

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故乡情

  “怔对水和田壮阔的镜头,一刹那剧烈地感受,白发上头的海外遗孤,半辈子断奶的痛。”余光中这首30年前在香港艺术中心看到水和田黄河摄影展后创作的《黄河》,曾经让朗诵者童自荣潸然泪下,在雄浑的音乐中,仿佛听到了黄河的咆哮和一个游子对祖国母亲深情的呼喊。

  这样的呼喊直到1992年,终于唤起了祖国母亲的回应。应中国社科院外研所之邀,余光中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中国,讲演《龚自珍与雪莱》,紧接着请柬纷至沓来,他回乡的步伐自此越来越频繁,近乎一年一趟。令他难忘的是1995年,他回母校厦门大学参加校庆并讲演,与老校长汪德耀先生在庆典会上重逢。余光中回台后写下了绝唱《浪子回头》,“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海里的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另一次要数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7卷本“诗歌散文集”,他足遍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和北京,为他的诗迷们签名。余光中回忆说“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来过。来到东北,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我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唱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2003年海峡诗会――余光中诗文系列活动”在福建常州永春等地举行。当演员与余光中交流他的作品该如何朗诵,余光中回想起《黄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时,声音哽咽了,“我是在下游饮长江水的孩子,黄河的奶水没有吮过一滴。”余光中说,那时他除了写诗,不知道还能以什么方式感觉到与“中国”有联系。

  如今的余光中,在历经半个世纪后终于跨过了空间带来的“乡愁”,在旁人看来,古稀之龄能经常回故乡一探是幸福的,但余光中明白,其实那浓浓的乡愁,并不是回几趟故乡就能消解的,面对着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时,深深沉浸在心头的是一种时间与文化的乡愁。假如生命是一条河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源头,人的一生中无论你怎样的辗转漂泊,最后都将漂流入海,我们共同期待着,余先生的乡愁与海峡两岸人民的乡愁能早日结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guangzhong/2181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