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光中《乡愁》导学案(2)

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余光中《乡愁》导学案篇二:

  〖学习目标〗

  1. 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2. 抓住意象,走进诗歌意境,品味诗中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

  2. 难点:抓住意象,走进意境,感受情感。

  〖学习课时〗

  1课时

  〖知识链接〗

  1.余光中

  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 抗战时期,先后辗转重庆、上海等地。40年代末,随父母迁居香港,后去台湾,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目前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其代表作品有诗歌《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乡愁四韵》等。

  2.写作背景

  《乡愁》写于1972年。大陆与台湾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互不往来近40年。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60年代起余光中就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有一首人们争诵一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几段生活经历

  ?抗战爆发后,小小年纪的余光中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寄宿。

  ②在台湾大学毕业后,52年入伍服役,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该算是新婚别。台湾基隆港上船,横渡太平洋,美国旧金山港登岸。身在异国,心在家里。

  ③1958年母亲去世,遗体火化。他把母亲的骨灰匣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丛里,写诗为母亲招魂,并有打算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江苏武进)入土安葬,但这一孝思,到写此诗时并未能实现,后大约是安葬在了台北市郊的圆通寺,那里该有一方小坟吧。

  ④人到中年以后,头脑里憧憬日少而回忆日多,于是“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他说:“在台湾,我的研究生宿舍窗外就是台湾海峡,落日就在我的面前,落日的方向就是大陆的方向,我每天黄昏可以看着落日,想象对岸......”但一湾海峡,就是涉不过去。

  〖导与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二、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分步达成学习目标

  ㈠ 找规律,快速背诗歌,总结诗歌形式上的美。

  具体步骤导引:

  1.反复读背。

  2.寻找诗节之间的规律。

  3.用文字总结诗歌形式上的美(可从结构、音韵两方面考虑)

  ㈡ 找意象,用心品诗歌,欣赏诗歌凄美的意境。

  (注:①意象:这里指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情感的具体事物。②意境:这里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具体步骤导引:

  思考1:乡愁很抽象,不好表达。诗人用了什么妙法将乡愁写得具体形象?

  思考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分别对应哪个阶段的乡愁?它们与乡愁各有怎样的联系呢?

  思考3:“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分别改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不是更能表现乡愁的浓重吗?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4:“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会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参看“知识链接”的相关内容,补充某些细节描写,试着将诗节展开成一幅幅“乡愁”的动人场面。(小组成员可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一节,必要的话动笔写下来。)

  ㈢ 想意境,反复诵诗歌,感受诗人浓烈的情感。

  具体步骤导引:

  1.根据以往读诗的经验,处理好节奏、重音、语速、语调。

  2.反复掂量四节诗中四个不同阶段的乡愁,看看“乡愁”的浓淡有不同吗?如有,到底是怎样的不同,又是怎样渐变的?

  3.根据上述分析,再次朗读诗歌,准备展示。

  三、学习成果展示 老师订正整理

  四、拓展训练

  1.仿照课文,用上比喻写一句话。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个新的意象,站在1972年余光中的角度,结合现在的现实,续写诗的第五小节——

  “未来呀,乡愁是......

  3.阅读席慕容的《乡愁》诗(见课本第5页),比较它与课文在修辞的运用、诗歌内容和主题上的异同?

  五、课堂小结

  六、学习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问:

  分享到:1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guangzhong/2641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