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光中的作品:乡愁(2)

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知识扩展:席慕蓉《乡愁》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课后延伸】

  “在梦的彼端,记忆的上游,在潜意识蠢蠢的角落,小时候的种种切切,尤其是与母亲贴体贴心的感觉,时歇时发地总在叫我,令浪子魂魄不安。我所以写诗,是为自己的七魂六魄怯禳祷告。”——余光中《炼石补天蔚晚霞》

  “余光中的诗上承中国古典和英国浪漫派诗风,与30年代中国现代抒情诗相连,并接受美国现代文学的启发,纳古代于现代,深广透达,融汇了多种文化而不离其宗。”——德国诗人杜纳德

  学习本讲之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余光中先生的其他诗歌,如《昨夜你对我一笑》、《莲的联想》、《戏李白》、《淡水河边吊屈原》等。

  推荐评论文章:李元洛《隔海的缪斯——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guangzhong/2778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