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光中《民歌》练习及答案(2)

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①这首诗歌颂了中华民族艰苦拼搏、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②这首诗构思巧妙,小中见大,所谓民歌,应是民族之歌,民气之歌。

  ③全诗多用反复,是吸收了《诗经》的创作手法。可算是“重章叠唱”之作。

  ④各节句式长短不一,也不押韵;而从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结构而言,又有严谨的间架和整齐的节奏,可谓自由和格律的融合。

  ⑤诗中联想自然,富有诗意,如第一段,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因为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北方有青海黄海,又多风沙。其他各段都是如此。

  A.①③⑤正确,②④不正确 B.①②③④正确,⑤不正确

  C.①②④⑤正确,③不正确 D.①②③④⑤全都正确

  (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几行诗句极富气魄,境界阔大;而第二节的诗句却简单而传神。

  B.第四节首句出人意料,用语亦悖于常规,却甚合诗道,正是为了反衬下句。

  C.“冻成”、“冰河”、“结冰”,类似词语多次于诗中出现,隐喻着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

  D.诗中之“我”,既指作者,又指整体意义上的热爱祖国的炎黄子孙。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民歌之唱,字面上采用假设性的不断退让法来突出歌唱的困难重重,而蕴含于深层诗意中的民族情感,正在这种反压下得以强烈喷射。

  B.本诗各节末以“也听见”来重叠复唱,在结构上使四节连成一个整体,在抒情上又起到一唱三叹之效。

  C.诗中“黄河”、“长江”是最民族化的意象,“我的红海”中的“红海”则指欧洲的湖,这里是空间上拓宽意境。  D.四节诗正如刘熙载《艺概》中所言“一转一深,一深一妙”,妙到超出了常规。诗人始终不道破那传唱不衰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民歌,令人寻味。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解析】《诗经》的创作手法是以赋比兴为主,并有重章叠唱之法,不同于反复。

  (5)D

  (6)C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guangzhong/3250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