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光中小传(2)

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已谱成20多种歌曲

  《乡愁》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诗人说,至今他的所有诗作中,最流行的始终是这首。1992年余光中首次到大陆,有人告诉他,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人唱谱成曲的《乡愁》,之后这首诗又收入中国的教科书,余光中说,这些年,有不同作曲者将《乡愁》谱成20多种歌曲。

  余光中说:“其实我写过很多关于乡愁题材的诗,《乡愁》只是其中一首,它之所以这么流行,那么受读者喜爱,除了许多读者有情感上的认同,还因为这首诗的诗歌语言单纯,顺口记,只要背一段,四段都能背,而且这首诗也很容易谱曲。”

  诗人说,《乡愁》应该是写于1971年,那时候,海峡两岸尚未开放,两岸人民不相往来,当时台湾人想要回大陆探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且那时大陆又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都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中国去,他是在十分绝望的情况下写了《乡愁》这首诗。

  余光中说,对他而言,乡愁并不仅是地理的,也是文化的,历史的。他一生诗作中亲情、爱情、友情、怀古等各种感情都写过,一些咏古今人物的作品为数也很多,甚至同样的人物题咏再三者也不少,例如屈原写了6篇、李白写了4篇、苏轼和甘地各写3篇。

  “四度空间”以华文联系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也写评论,仅在台湾出版的著作就有约50种。写作之外,余光中也从事翻译,在翻译上亦有建树,最广为人知,影响最明显的译作是美国传记小说家伊尔文·史东(IrvingStone)原著的《梵高传》。此外,余光中早年即将王尔德戏剧引介给华文读者,翻译过的王尔德戏剧包括《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这些译作目前仍然是市面上王尔德戏剧中文版较重要的版本。

  余光中既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多妻主义者”,又说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说到这些年悠游“四度空间”的感受,余光中说,不论是写诗、散文、评论或是翻译都是由华文这条线穿起。他以华文写诗、散文和评论,将英文翻译成华文,这些全基于对华文的热爱。他说,“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好处是,不想写诗的时候可以写散文;从事翻译的好处是,不想创作的时候,可以随时提笔翻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guangzhong/3405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