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秋雨散文对电视散文创作的意义(2)

余秋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立意上以深远为取向

  余秋雨的散文,立意上取大求深,“以小见大”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多是以文化、人格、民族、文明、生命等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层关注。在《都江堰》中他从灌溉农田千年的都江堰中看到了李冰的身影和精魂,他肯定“中国真的有过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所以,他就心平气和地向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余光中先生说: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这篇文化散文一个时代的典型,他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用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慧和情感,探索分析了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领悟和分析了中国文化。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同样,一部成功的电视散文,无论它是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抒情,最根本的,它要有一个好的创意,最起码要有一个让创作者感动并渴望表达的对象,能够体现创作者对生涯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但须记“我手写我心”,创作者笔下一个个字符是饱含了他的思想感情的,这是散文创作的重要原则,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三、取材上广中求精

  余秋雨的散文在取材上面一般采用比较广泛,比如秀丽的山河,深蕴的人文历史景观,高贵的帝王和文人,多方面显示了其散文作品的选材视野。在他的笔下,历史村落,文人墨客,遗迹废墟都可信手拈来,在与历史的面对中,在时间的沧桑流逝中,在辉煌的暗淡过程中,他总能让人感受到几分莫名可状的悲哀,谛听到心灵深处的几许久违的深深震颤,并且又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天地之间那种隐约存在着的一种精气魂。

  电视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短小、活泼、清新、积极的姿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着非凡的亲和力。同时电视散文的选材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无论历史题材照旧现代题材,还是是古代人物照旧现代人物等,均可以体现,其创作的自由度和创作的空间都很大。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文物古迹、芸芸众生、人间万象都可成为我们表达的对象,只要我们能够发现美和体悟真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应该进入创作者的视野,成为极力挖掘的素材。比如我们创作的电视散文《雨中寻幽》,就是从偏处一隅的小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镇巴渔鼓的变迁。由于事件地点就发生在老百姓日日生活的周围,因为地点熟悉所以有很高的收视率,又因为事件陌生又能产生更多的话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qiuyu/3119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